58267阅读
能触动上帝内心的钥匙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路18:1)这个比喻是耶稣对百姓说的一个不义的官终于允准了寡妇的冤案的故事。他不是因公义的缘故,而是因寡妇常常来烦扰他,所以给她伸了冤。所谓“比喻”,意指比拟或例证。这是指对某个事物作象征性的描述。
这一比喻的目的是为了教导基督徒,在祷告时“不可灰心”或过早地放弃。灰心意味着软弱和没有力量的状态。这象征着失去了希望和信心。这描述了失望而放弃的人。灰心与希望、勇气、信心,以及坚忍相反。
比喻中出现的寡妇一再地去找审判官伸冤。当她被拒绝时,她没有选择退后或放弃。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呼吁是正当的,也知道对审判官来说他有义务听她的要求。判官肯定非常无理地对待了她,也想方设法地迫使她放弃。但都是无济于事的。这个判官跟上帝相比的话,称之为“不义之官”。
若不义的判官也终于施行了公义,听取了请愿者不休止的恳求,那么当他百姓们的心愿与上帝的旨意一致时,公义的上帝岂不更要留意垂听并应允他们所要求的事情吗?
▼
就算是大多数情况下看起来上帝没有为我8我们所献祷告的应答迟延了。为什么迟延了呢?升到天上的祷告大部分是为了祷告之人的益处而有了必要的迟延。
他早已知道我们的需要,也热望补足这一切。在我们祷告之前,他早已知道我们的需要。“他们尚未求告,我就应允;正说话的时候,我就垂听。”(赛65:24)
祷告可以改变我们。祷告可以改变我们的态度和品行。借着祷告我们可以准备好感谢领受上帝所赐给我们的一切。
如果父母们马上满足孩子们渴望得到的东西,那么可能会培养不好的习惯。这样的孩子有很多贪心,而且自私,只知道自己,却不知道感恩。
他们会失去现在的世界和将来天国的一切。好好成长的孩子,为在将来成为有用而无私之人而成长的孩子,因他们常常未能得到他们想要的,或他们所要求的被拖延了,其品行就得到了培育。
通过多年的自我否认,和在经验的学校中所学到的原则,他们学会了无私和感恩的方法。伟人是在苦难的学校中锻炼出来的。难道我们的天父教导儿女时比这地上的父母还缺乏智慧吗?
上帝垂听并应答信心的、持之以恒的祷告。耶稣以提问的方式结束了这一比喻。“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路18:8)由于祷告之应答的迟延,很多时候信心都受到了动摇。
到了末时代,信心将会珍贵起来。耶稣提问的答案出现在启示录14章12节中,即我们的主再一次降到地球时,“有耶稣信心”的人将会迎接他。
可以通过与他曾获得信心的方法同样的方法——祷告和禁食,来获得“耶稣的信心”或者与耶稣的信心同样的信心。(太17:19-21)只有祷告的人,信心才会增长;只有像耶稣一样过祷告生活的人,才能获得施行奇迹的信心。
只有这样的百姓,才能在他再来的时候做好迎接他的准备。恒切祷告、大有信心的人,将会宣布使这世界因荣耀而发光的信息。
现今教会最大的需要是属灵的奋兴,这只能借着祷告的应答才能成就。自五旬节以来的所有奋兴,都是因那些坚持不断地向上帝倾述心愿的少数圣徒而成就的。使人喜乐的圣灵的早雨,也是在少数的人坚持不懈的祷告中降下来的。
一个义人的祷告能转动上帝的手。震动整个世界之宗教改革的大能是出自祷告的密室。照样,完成宗教改革并使人归向基督的信心与能力也要出自祷告。
因此,在充满罪恶而又叛逆的世界上,祷告是基督徒所能拥有的最大的特权。在属灵生活上,祷告能成为属灵生命的呼吸,如同肉身的生命和呼吸之间的关系。
懒于祷告就会遭致灵性的死亡。祷告是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祷告是联结人与上帝、地球与天国的金链。祷告是能震撼世界的大能。祷告能使外表看起来最没有希望的人得以变化。当祷告的时候,未来如上帝的应许愈发清楚明亮。
有的人说,“祷告是黄金河,有的人在河里因口渴而死去,有的人则学习屈膝喝那黄金水。”
未完 · 待续
58267阅读
52485阅读
51438阅读
48259阅读
38110阅读
35076阅读
31241阅读
25605阅读
25513阅读
24474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