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68阅读
我所居住的城市,前不久把运河岸边的一个城中村拆迁了,建起了一个供市民游玩的场所。
这里曾是我一个人常来散步的地方。村边有一个茂密的树林,长满了高大的杨树、柏树,茂密的树冠遮天蔽日,成了鸟儿栖息的乐园。
走在运河边的小路上,常遇见一群群羊低眉垂首,在岸边吃草。牧羊人抱着长鞭,坐在树墩上,目光安静而悠远。
走在村子的小巷里,能听见锅碗瓢盆的声音,听见邻居说话的声音,听见有人拍打晾晒的被褥的声音......
这个运河岸边的村庄让我感到宁静而亲切。在这里走一走,很适合思考一些深邃的问题。我的不少随笔就是在这里独自散步时写出来的。
然而,这一切忽然都消失了。那些充满人间烟火的民宅消失了,建起了一片片豪华的仿古建筑。到了夜间,这里便亮起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彩灯,小吃摊、游乐场、还有演唱的舞台,吸引来熙熙攘攘的市民。
在通往这个娱乐场所的路口,挂起了华丽的招牌----“运河市集”。
看到这个招牌,忽然想起英国作家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中提到的一个场所----“空虚市集”。
“空虚市集”供应的商品有房子、地皮、职业、位置、荣誉、升迁、爵位、国家、王国、欲望、快乐以及各种享受,丰富多彩,应有尽有。有些天路客因为沉迷于这里的繁华,便停留下来,把这个地方当做人生的归宿。
在这个世界上,太多人沉迷于约翰.班扬描绘的“空虚市集”,靠及时行乐来消耗时间和精力,从而避免独处,避免思考有关生命和死亡的严肃问题。
约翰.班扬描绘的空虚市集
我对这种消耗和沉迷并不陌生。因为曾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也处于这些想方设法,靠眼前的欢愉来打发时间的人群当中。
曾几何时,我身边的一些熟人,每到下班前后,就开始打电话邀约朋友,去某个地方吃吃喝喝,用酒精把自己灌醉。直到夜半时分,才摇摇晃晃走回家去。
纵酒狂欢是避免独处的好方式。若没有酒肉朋友,一个人何以度过宁静的夜晚?何以面对灿烂的星空?何以面对忽然涌上心头的逼问:“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要到哪里去?”
当然,不是没有独处的时候,不是没有思考的时候。但思考的大多是官场上的事情、生意场上的事情、家长里短的事情,甚至有人思考的要高雅一些,譬如艺术上的事情,但每每涉及到灵魂层面上的事、形而上的事、生命归宿等终极问题,便总会想法子避开。
不要说我们凡夫俗子是这样,就连著名哲学家罗素在晚年也是这样:“我每天至少需要阅读一本侦探小说,来麻痹面对核子的威胁。”
罗素是个唯物主义者,他无法面对死亡,只好靠侦探小说来消遣晚年的时间。
心理学家贝克说:“现代人不是借酗酒、嗑药逃避现实,就是靠逛街、购物消磨时间,这几种方式不相上下。”而罗素阅读侦探小说的方式,显然比普通人也不高明。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我们无法克服死亡、不幸、无知等问题,因此人们决定不去思考这些问题,以为这样就可以快乐。我常说人们不快乐的唯一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自处。”
人如果不敢直接面对死亡问题,便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就像海明威借着《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人物说的那样:“一想到我的生命消逝得那么迅速,而我并不是真正地活着,我就受不了。”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让人们沉迷的娱乐和消费方式越来越多。人们希望借着越来越高档的消费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实际上离生命的本质意义越来越远。
你所追求的那些很重要的东西,你所以为的那些能够证明你成功的东西,不过是生命的幻象而已。如果学不会独处,学不会躲在密室里独自面对终极的拷问,在这个走马灯一样的喧嚣世界,你最终只能满怀沮丧地退场,灵魂空空,丢失了那最宝贵的东西。
33868阅读
19681阅读
14727阅读
3676阅读
2964阅读
1431阅读
1297阅读
1144阅读
1040阅读
100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