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67阅读
一、 三一论争议
要谈三一论,必须先来思想两个相关的问题:如果基督的神性次于父神,还应当把敬拜归给基督吗?如果耶稣是神,是否代表他不是人?
人性、 神性,三一论要讨论的与其说是上帝的独一性,倒不如说是基督的神性,至于基督的人性留待下一讲再介绍。
二、前尼西亚时期关于三一的异端
神格一位论异端:初代教会,洛格斯成为基督信仰与传统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
游斯丁是洛格斯神学的始祖,以它解释父与子的关系——洛格斯出于父,是第二位神。代表父子是不同的本体,就很难再宣称基督教是敬拜独一神了。
有人觉得洛格斯神学太过危险,倡导上帝的本体只有一个,却矫枉过正,变成另一种异端,称作「神格一位论」
神格一位论分成两种
1. 父、子、圣灵犹如舞台上同一位演员所戴的不同面具,外形不同,本质是同一个,又被称作形态神格一位论。最极端的宣称——被钉十字架的其实和圣父是同一位,又被称作「圣父受苦说」。
2. 子和圣灵不是和父本质相同主张,子比父小的「次位论」。子不是一起初就成为地上的耶稣,而是耶稣这个人在受洗或复活的那刻,因从上帝领受了能力才升格成为子。又叫「嗣子论」。
嗣子论的错谬在于所描绘的基督是「不完全神」。上帝既是独一的,而且除了他不该敬拜别的神。
拉丁教父特土良的三一观
特土良首次提出「三一拉丁语 (trinitas)」,认为父、子、圣灵三者是不同的三位格,却成为一。子从父而出,如同阳光从太阳发出,而从阳光就知道有太阳。
父与子拥有同一本体,拥有相同的神性、地位、权能,因着工作的不同区分成三位格——独一的上帝、道成肉身的子、被差的圣灵保惠师。就着身份来说,父大过子与圣灵,父却无法独自存在。
特土良用工作次序来解释三位之间区别的说法被称做「次序三一论」,比尼西亚信经早了一百年,等于是尼西亚信经的基础。
三、尼西亚会议
1、背景因素
对犹太教、基督教一神观来说,谈上帝的“一”相对地容易,思索上帝的“三”反而深邃与困难。希腊语教会具备发展抽象神学思考的条件,喜欢谈论“三”的问题。
认为拉丁语教会的神学传统浅薄,一味强调本体的合一会走向形态神格一位论。拉丁语教会受自身所处社会结构影响,喜欢单纯地强调上帝本体的合一性,认为希腊语教会容易走向三神观。
2、 亚流派所引发的争议
亚流是埃及亚历山卓教会的长老,他认为,至高上帝是独一的,在他之外都是被造的,包括洛格斯和天使。洛格斯既是被造的,代表被造之后才开始存在,就好比孩子出母胎之后才有生日一样。
到后来,几乎整个讲希腊语的帝国东半边,都陷入挺亚流和反亚流的纷争里。
3、 订立信经来解决争议
君士坦丁大帝才刚统一全帝国不久,希望社会赶快回归安定,在公元325年选定尼西亚召开全帝国主教会议,是第一次尼西亚会议,教会史上称做第一次大公会议。
会期共持续了七个礼拜,与会主教同意用订立信经来解决争议。
这份信经告白承认主耶稣基督是「从父的本质而出,受生而非受造;与父同质,天上地下的万物都是藉他受造。」与会主教也明文谴责“圣子是被造”、“圣子曾经不存在”、“圣子会改变”一类的教导。
至此,第一次尼西亚会议完成历史性的任务,亚流派看来已经遭到击败,但故事才刚开始……
整理人:恩典ing
41667阅读
23574阅读
20151阅读
18949阅读
18724阅读
18593阅读
17468阅读
16214阅读
15083阅读
14806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