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49阅读
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
祷告要恒切。
罗马书12:12
威廉·罗斯基喜欢垃圾,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位研究学者,他相信我们能从世界的垃圾堆归纳出很多讯息。
考古学家在研究一个社会时,垃圾向来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罗斯基也这么认为,只是他没有等那么久。他成立了一个名为“垃圾计划”的组织,穿越美洲,到处挖掘垃圾掩埋场,记载时下的饮食习惯、衣着款式以及经济层级。
罗斯基能从我们的垃圾中归纳出咨询,根据该组织的文献记载,一般家庭浪费的固体食物约为10%-15%之间,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天制造的垃圾量大概是0.2公斤;美国最大的垃圾掩埋场在纽约市附近,其垃圾量足以填满巴拿马运河。
根据罗斯基的研究,垃圾分解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慢。他找到一整条1973年的牛排,还有杜鲁门总统时代的报纸,依然是清晰可读。罗斯基从研究垃圾中发现了不少东西。
罗斯基的故事令我感到好奇。当一名垃圾学家会是怎样的感觉?当他发表演说,题目是不是垃圾话题,他的干部会议是不是废物审查小组,他的出差是不是叫作郊游,当他醉心于工作,想得发呆时,他太太会不会说“别再想垃圾了”!
虽然我情愿把这辛苦的工作留给罗斯基,不过他对垃圾的心态却令我叹为观止。如果我们也学他这样呢?假如我们改变对垃圾碍手碍脚的观点。毕竟我们不也忍受自己所造成的垃圾吗?混乱的交通,电脑当机,一延再延的度假。此外,有些日子,连垃圾车也无法承载我们所面对的垃圾——医疗账单、离婚协议书、减薪、被人出卖,当整车的忧愁向你侵袭而来,你会怎么做?
在罗斯基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副裱好的头条新闻简报——垃圾中的黄金!这位垃圾学家在垃圾中找出珍宝。
耶稣也是如此。人人认为是天大灾难的,他视之为转机。因为他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因此,能够找出别人所错过的。
耶稣在他早期的事工中,对于我们心里的光,说过这段话:
“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明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换句话说,我们的人生观主宰了我们的生活。不过,耶稣不仅阐述这个原则,他更活出了这个典范。
在耶稣走向十架的前一个晚上,忧伤的垃圾犹如排山倒海般地向他压来。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与受尽冷嘲热讽的试探,这是人类舞台上有史以来最为黑暗的一幕,虽然整出剧还不到5分钟,这个事件的邪恶之剧足以填满数以千计的垃圾掩埋场,除了基督以外,没有一个是义人。若要在场景中寻找一丝的勇气,或是一毫的品格,势必无功而返,找到的仅仅是一堆堆的欺哄与背弃。然而,在这一切之中,耶稣看到盼望的缘由,从他的观点我们找到效法的榜样。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耶稣还在说话的时候,十二使徒之一的犹大向他走来,他带来一批人,手拿刀棒,是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来的。
犹大预谋好一个暗号——我与谁亲嘴,谁就是耶稣,你们就可以逮捕他。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老师,您好!”并与他亲嘴,耶稣回答说:“朋友,你来要做的事,就做吧。”于是,那些人一拥而上,下手拿住耶稣。
这个时候,耶稣有个门徒,拔出刀来,砍了大祭司的仆人一刀,削了他一个耳朵。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能应验呢。”
耶稣又继续对这批人说道:“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 当下,耶稣的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如果有位记者记下这次逮捕任务,报纸的标题可能会这样写:“耶稣的黑暗夜——加利利传道人遭朋友出卖。”上周五,众人才用棕榈树的叶子向他欢呼,昨天晚上却以刀剑将他逮捕。
一群士兵和一些愤怒的群众在城外的一座花园拿住了耶稣,使得拿撒勒人耶稣光彩尽失。在短短一周之内,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连他的门徒也否认他。
前几天才和他同进同出,觉得与有荣焉的门徒昨晚却逃跑得一个也不剩。众人高喊:钉他十架!门徒极力和他撇清关系。这位著名的教师似乎前途暗淡,他的宣教工作似乎也将无疾而终。
在那个耶稣生命中最幽暗的夜晚,危机接二连三地出现,待会儿我们会探讨耶稣预见哪些事情。
不过,让我们先就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看他在客西马尼园的心路历程:
首先,我们看到未蒙垂听的祷告。耶稣极其痛苦地向上帝做了一个祈求:“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这不是平静顺遂之际的祷告。
马太写道:“耶稣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主匍匐在地,向神呼求。”路加告诉我们:“耶稣极其伤痛,而且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世人从未发出如此迫切的要求,上天也从未表现出如此庞大幽深的沉默。
耶稣的祷告未蒙应允。耶稣怎会有未蒙应允的祷告?这岂非很矛盾吗?亨利·福特的孩子会没有车可开吗?比尔·盖茨的子女没有电脑吗?拥有天地万物的神会保留什么不给自己儿子的吗?那晚,父神却这么做了。因此,耶稣必须面对祷告未蒙应允的进退两难。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而已,看看接下来出场的是谁?
“犹大并有许多人, 带着刀棒, 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 与他同来。于是那些人上前, 下手拿住耶稣。”
犹大带了一批愤怒的群众前来,若再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批群众构成了另一个危机。耶稣不仅必须面对祷告未蒙应允,他也必须处理没有果效的侍奉。他要来拯救的这批人,现在却要来捉拿他。
容我告诉你一个事实,或许会改变你对那个晚上的看法。你想象的画面可能是犹大他领着十来个士兵,提着两三盏灯,然而马太告诉我们说“许多人来捉拿耶稣”,约翰的记载更为详尽,他用的是“一队兵”的意思。一队兵至少有200士兵,至多可以达1900人。
参照约翰的描述之后,我们想象几百名士兵涌入园中的情景,就更有依据了。再加上马太一言带过的许多人,结果就是一大批暴民。这么一大群中总应该会有人挺身为耶稣说几句公道话吧?他帮助过那么多人,讲过好几篇道,行过好些个神迹,现在应该结出果子来了吧?因此我们等待会有人挺身而出,大声宣告:耶稣是清白的!他是无辜的!不过没有人这样做。没有一个人出来为耶稣说话。他要来拯救的这批人反而集聚起来反对他。这批群众还算情有可原,因为他们与耶稣的接触毕竟太短,又不正式。可能他们不够认识耶稣。
门徒则不然。他们明白,他们比较认识耶稣。但是他们有为耶稣说话吗?几乎没有。最叫耶稣难以承受的是门徒的背叛。这是难以置信的。
犹大不是唯一的叛徒,马太的勇气令人佩服。他坦然写道:“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短短的几个字都显然承载了一些痛处,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约翰、马太、西门、多马……通通都跑得一个也不剩。就在这节经文前段,我们看到另外一个“都”,彼得说:“我就是必须与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众门徒都信誓旦旦地邀忠诚, 然而却又都一一逃离。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来,我们看到的尽是背叛。门徒离弃耶稣,众人拒绝他,神也不听他的呼求。
从来没有人承受过如此大量的垃圾。堆积如山的是所有游手好闲的父亲、不忠的母亲、浪荡的游子与摸鱼的员工。我们就不难看出耶稣那晚所承受的是怎样一幅情景。
从人类的观点看来,耶稣的世界已经崩溃了。天父对他默然无语,人们和他撇清关系,朋友对他也不再忠诚。耶稣被埋在垃圾堆里,深及颈项。这是我对这幅景象的描述。记者会这么报道,目击者会这么描绘,不过耶稣却不这样认为。他看到的是幅截然不同的景象。那些垃圾他并非视若无睹,只是他不受它们的局限。不知怎的,他能从恶劣中看到良善,从痛苦中寻得目的,在难题中看到神的同在。
何不借用一下耶稣一等一的势力呢?你我生活在垃圾的世界,没有人要的垃圾会定期往我们这儿倾倒。我们呢?也有未蒙应允的祈祷,没有实现的美梦,以及出乎意外的众叛亲离,不是吗?你难道没有扛过一大袋灾祸或伤心的垃圾吗?当然有了,可以请教一下,你要怎么处理这些垃圾呢?
你可能会有几个选择:你可以把它藏起来,把这些垃圾塞在你的大衣里面或塞在包包里,来个眼不见为净。但是你知我知,这是骗不了人的。此外,它迟早会发出异味。或是可以动点手脚,把它漆成绿色,摆在前院,告诉别人这是颗树?这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很快就会发臭。因此,该怎么办呢?
如果效法基督的榜样,你会学会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逆境,请记得:神爱你,就是按着你的本相,不过,他不愿坐视不顾,让你依然故我。他希望你有颗满怀盼望的心,就像耶稣那样。
? 基督处置垃圾的方式是:他在恶劣中看到美善。要找比犹大更糟的人还不太容易。有人说,他是个好人,其实他原本打算要再救出耶稣的。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圣经》记载道: “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这个家伙心术不正,他虽然生活在神的同在之中,历经基督的神迹,却依然我行我素,最后他决定要钱不要朋友,因此他以30块银钱卖了耶稣。
恕我直言,其实任何人的价值都远胜过30块银钱。犹大是个无赖,是个骗子,是个混混。这样的人,谁能看到他有什么优点? 我很怀疑,不过耶稣却做到了。和出卖他的人不过几寸之遥,耶稣定睛看着犹大说:“朋友,你来要做的事就做吧。”耶稣怎么会认为,犹大是够称为朋友的人? 真是不可思议。不过,我知道耶稣不会说谎的。在那一刻,耶稣在一个非常恶劣的人身上看到美善。
若我们能像耶稣这样,或许会有帮助。怎能如此呢? 仍是耶稣的榜样引导我们,他没有把罪全部推到犹大头上。在那一夜,他看到这是黑暗掌权的时候。犹大绝非无罪,不过这也不是犹大一个人就能做成的。攻击你的人也不是单枪匹马的,“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那些出卖我们的是堕落世界的受害者,我们不需要完全怪罪他们,耶稣在犹大身上看到相当的良善,称他为朋友,他也能帮助我们如此对待那些伤害我们的人。
? 不仅在邪恶中看到良善,他也在苦楚中找着目的。耶稣在被捕的过程中说了98个字,其中30个字关系到神的旨意。《马太福音》26章54节说:“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26章56节: “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
耶稣决意视自己目前的挣扎为更大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神的全盘大计中,他视客西马尼园的冲突为其中最重要的一幕。
在最近的一趟旅行中,我曾经目睹了类似的经历。
女儿安妮和我一起搭飞机前往圣路易斯,因为暴风雨的关系,飞机误点,继而又被迫降落在另外一个机场。
我们坐在候机室等待暴风雨过去,我瞪着手表,无聊地用手指头敲打桌子,盘算着要几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有人从对面那排座位起身,拍拍我的手臂,要向我借《圣经》,我递给了他。他转向邻座旁的少女,打开《圣经》,两人就这样一起读《圣经》。
不久,雨过天晴,我们也继续我们的行程。
在圣路易斯下机时,他把《圣经》还给我,并低声告诉我说:这是这位少女第一次搭飞机,她才刚加入陆军,首度离家。他问她是否愿意相信耶稣基督,她说她愿意信,只是她不知道该怎么信,因此他就过来向我借《圣经》,向那位少女传福音。
等到我们下飞机时,那位少女告诉他:她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
之后我沉思良久,是神带来这场风暴,好让这个女孩听到福音吗?是神让我们的班机误点,好让这女孩有充分的时间认识耶稣吗? 我想我无法从这件事里获得一个定论。
耶稣看待来袭的风暴为神旨意中必要的乱流。
别人看到的是黑暗的天空,耶稣看到的是神的定规。
他的受苦是必要的,才得以成就预言;
他的牺牲是必要的,才得以成就律法。
你希望有颗满怀盼望的心吗?
你希望有耶稣这样的眼光来看世界吗?
我们看到的是未蒙应允的祷告,耶稣看到的却是得蒙垂听的祷告;
我们看到的是神的缺席,耶稣看到的却是神的旨意。
请特别注意《马太福音》26章53节:“你想, 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耶稣从垃圾中看到的珍宝,最重大的珍宝就是他看到了天父,他在难题中看到天父的同在,他看到了十二营的天使。你可能会想:当然了,路卡杜,可是耶稣是神啊,他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他有属天的视眼,能够看到灵界的异像。我可没有他这样的眼力啊。可能目前还没有,不过可别低估了神的大能,他能改变你的人生观。
需要证据吗?以利沙和他仆人的例子如何?
透过神的能力,仆人看见天军。谁说同样的事不能发生在你身上呢?神从未应许要挪除我们的挣扎,然而他却曾应许要改变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
使徒保罗花了一段的篇幅来描述各种的垃圾袋:患难、困苦、逼迫、饥饿、赤身裸体、危险与刀剑,这些是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堆,然而保罗一语道出它们的价值:“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我们可能会比较喜欢另外一种情况,情愿这段经文是这样写的:除了这些之外,或者是排除这些情况之外,甚至是在没有上述这些情况的前提下。不过保罗说的是“在这一切的事上”,答案不在于免除苦难,而在于我们面对苦难的态度。
神能矫正你我的视力。
耶和华问道:“谁使人目明呢?继而又答道:岂不是我耶和华吗?”神使巴兰看到天使,使以利沙看到天军,使雅各看到天梯,使扫罗看到救主。不止一个人曾到主前求问:老师,我要能看见!许多这样的人因而就看见了。谁说神不会在你身上行同样的奇事呢?
本文选自《拥抱耶稣的心》
今日吗哪
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丨太23:12丨
100749阅读
94397阅读
92307阅读
87685阅读
85542阅读
85508阅读
83475阅读
83003阅读
81294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