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64阅读
"因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在诗篇第136篇中,这句话一共出现了26次。
作为一首感恩的启应诗,它用以色列故事中的重要节点为串联,来彰显上帝恒久不变的慈爱与无微不至的关切。
而这首诗篇的作者也生怕人们忘了似的,在诗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
“因祂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为何诗人要如此强调上帝慈爱和良善的属性呢?
因为当苦难和疼痛不再是神学和抽象化的存在,而是下沉与真实的人、真实的情感紧密地纠缠在一起时。
“质疑、不信、困惑”这样的字眼,太容易从“人”的脑海中蹦出来了。就连约伯、耶利米等属灵伟人,也都曾怀疑过上帝的良善与一致性。
而这样一份纠结的情感,对于美籍韩裔牧师陈彼得(Peter Chin)而言,他更是深知其中的矛盾与挣扎。
因为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他经历了妻子流产、家中被小偷洗劫一空、妻子患癌期间怀孕、保险拒绝支付赔偿等一系列打击。
“我所服侍的上帝,背叛我了。”
这样的想法,如梦魇般日夜控告着他。
直到那天,他终究满含热泪地说出:
“即使是生活把最糟糕的经历丢给我们,
神的良善也不会被削弱!”
01
父母拼命供他念书当医生
他却毅然前往耶鲁念神学
Peter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
由于自己韩裔的身份,Peter的父母曾多次被抢劫。
有一次Peter父亲在回家路上,一名黑人男子勒索并殴打了他,还在他的身上喷了漂白剂。
但身材娇小的父母,不仅没退缩,还选择去卖家具。
只是因为这个活挣得多,能供得起家里三个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父母这么拼,很大一个原因是希望几个孩子都能成为医生或者是律师,但绝不是一个牧师!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医生、律师不仅社会地位高,收入也相当可观。
在外界这种观念的影响和定义下,Peter对自己最初的规划是先去医学院念书,一辈子安安稳稳当个医生,让家人也过上好日子。
然而大学暑期,一次当夏令营辅导员的经历,却完全扭转了他既定的人生走向!
在那次夏令营里,对着眼前的这群孩子,他问道:
“耶稣是谁?他为我们做了什么?”
“那我们要以何来回应呢?”
他把这些问题抛向了孩子,没想到也难住了自己。
“我呢?”
他喃喃地自问着。
那一刻,一个宏大、荣耀、热血沸腾的呼召从他心底升起。
世俗的条条框框也好,体面的生活也罢,都被他丢在地里踩得稀碎,他不愿也不想再以这些外界的规则来定义自己。
他说:
“和这些孩子一起学习,看到他们生命的翻转,我也不愿再漫无目的地生活。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刻。”
为了进一步装备自己,Peter顶着家里的压力,去了耶鲁大学富勒神学院读书。
也是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Peter遇到了他一见钟情的Carol。
耶鲁大学开学的第一周,作为大一新生的Peter在纽黑文韩国教堂的门口,碰到了正在发主日单的Carol。
Peter形容Carol虽然娇小可爱,但眼角却藏不住她内心温柔而善良的光。
后来,两人一起去基督徒营会,一起去舞会,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02
流产、被盗、患癌、拒赔
他说自己快不认识这位上帝了
2009年,因着呼召,Peter牧师带着妻子Carol和两个孩子,搬到华盛顿特区,牧养这边的一间新教会。
Peter一家搬到新家仅三个月,各种难题便接踵而来。
先是妻子Carol Chin第三胎意外流产,没过多久,Peter接到了一个电话:
有人闯进了他的家,把家里值钱的财物洗劫一空。
更让Peter一家雪上加霜的是,妻子在这时竟患了乳癌!
11月的那天,妻子Carol流产后,突然感到自己的胸部有一些异样,Peter便催Carol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
Peter本以为妻子回家的时候,会和往常一样对他说:
“没事,一切都很好,医生只是告诉我,要多做运动,多吃吃水果和蔬菜。”
随后他们将长舒一口气,给彼此一个安慰的拥抱,把这一页翻过去。
然而Carol检查完回家,推开门的那刻,却颤抖着告诉Peter:
“Peter,是癌症,是癌症。”
活检显示妻子Carol,患的是有“年轻女性杀手”之称的三阴性乳癌!
在后来进一步的检查中,更是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淋巴结!
什么是苦难?
在面对这一古老问题的拷问时,Peter牧师说:
“我们都以为,自己知道那是什么,但只有在真正面对时,才能了解自己承受的极限。”
而那一刻,一个可怕且刺目的字眼,从他的脑子里不怀好意地冒了出来——背叛。
他不理解一个放弃了大好前程,选择成为牧师,并致力于一生追随祂,想为祂做些大事的人,这些噩耗,为什么还会发生在他和他所爱之人的身上?
上帝不是应该保护那些来跟随祂,爱祂的人吗?
让Peter更加手足无措的是,他们的健康保险公司推脱说,Carol的癌症此前已经存在,这种情况不在他们的理赔责任范围内,拒绝支付任何的赔偿。
换句话说,刚刚经历过小偷洗劫的Peter一家,需要独自支付所有治疗费用……
Carol的诊断结果已经让Peter心灰意冷,而保险理赔背后复杂的法律条例,更是冲垮了Peter最后的心理防线。
他奔向家里地下室,躲起来放声痛哭:
“那一刻,我觉得我不认识这位上帝了……”
03
妻子患癌期间发现怀孕
要留下孩子吗?
在Peter哀痛的祷告中,他本以为上帝会回应他:
“一切都会好起来,一切都会没事的。”
但上帝却在此时重重地责备他:
“别再哭了,这么哭也无济于事。”
Peter在后来的采访中谈到:
“上帝的责备,像是在提醒我,每个人都会经历到人生的各种逆境,你可以诚实地来到上帝面前,流泪哭泣,大喊大叫。
但是该站起来时,你就必须站立起来!
不要再怀疑你眼前的环境,而是应该去珍惜手上所拥有的一切。”
所拥有的,Peter想到自己还有两个女儿,还有勇敢的妻子和他一同面对,他擦了擦眼泪,开始东拼西凑治疗的各种费用……
不久之后,Carol开始接受化疗。
然而在一次抽血常规检查中,却意外发现,她怀孕了。
这次的怀孕,完全出乎夫妻俩的预料。
化疗会不会影响孩子?会不会再一次意外流产?
他们虽然有着许多的顾虑,医生也建议不该保留宝宝。
但他们深信这是来自上帝的一份礼物,他们应该也必须把孩子留下来。
化疗和怀孕,无论哪一个单单拎出来都异常艰辛。
更不要说把两者放在一起,让一个女人去承受化疗的不适与孕吐。
Carol前往阿富汗宣教期间
Peter说妻子是他认识的人中,最勇敢、最无私、最冷静的一个人。
即便因着化疗,头发都掉光了,她也不愿意在意路人的眼光,而去戴假发或头巾。
在备孕的过程中,Carol还曾一度因血红素过低紧急输血。
Peter只好一次次为着妻子迫切祷告,他不愿失去妻子,也不愿两个女儿失去母亲。
后来,不愿意妻子一个人光头的他,还陪着妻子去剃了光头。
04
在最深的黑暗中
上帝的美意更加显明
10个月后,Carol生下了一个男孩。
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孩子竟一点都没收到母亲化疗的影响,是个非常健康的宝宝。
“上帝不是不可理解的——祂是不可理解的爱。
神对人的爱,并没有展现在人的快乐感受里,而是展现在了耶稣受到的疼痛与苦难。
但如果将爱和苦难分离,我们就会将神这份至深的爱视而不见。”
看到上帝的美好计划,Peter由衷地向上帝赞叹。
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Jonathan,意思是“上帝赐予”的意思。
Peter想明白了,神允许他经历苦难是出于爱,更是要显明爱,而并不是神没有能力让他规避苦难。
更让Peter一家为之惊讶的是,经过这次怀孕,妻子Carol的癌症也得到了遏制!
中间的孩子为Jonathan
后来,在儿子Jonathan出生后的几个月,Peter在网上看到一个最新的医疗研究报告指出:
患有乳癌的怀孕妇女,乳癌治愈率高出许多,其中胎儿所形成的蛋白质,是帮助乳癌治愈的关键!
Peter和Carol恍然大悟:
若不是因着流产,他们就不会在患癌早期就发觉,若不是上帝的恩典让Carol怀孕,有“年轻女性杀手”之称的三阴性乳癌也很难被治愈。
“这一路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我的神学,并不像我所相信的那样符合《圣经》,而是受到了世界对祝福理解的污染。
但这场苦难,正好暴露了这一事实。也我延伸了对这位上帝的认识。
痛苦提供了一个更加黑暗的背景,在此背景下,上帝的爱与美意才更加显明。”
Jonathan出生之后,Peter一家又添了两个孩子,现在一家7口人一同在西雅图继续牧会。
"因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Peter又念了一遍诗篇136篇,说道:
“Carol和我继续祷告, 希望我们的故事,可能会鼓励到那些正在特别艰难中的人。
感谢主,因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 END ·
点“在看”一起传福音呀 ▽
105364阅读
103629阅读
101837阅读
101701阅读
101611阅读
101564阅读
101529阅读
101315阅读
101080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