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9阅读
本文来自:诗意恩典
每一次看到米勒的油画《晚钟》,总有一种要掉泪的感动。
夕阳即将沉没,空旷而辽阔的田野上,沉沉的暮霭即将吞没最后一抹橘黄。
远处的地平线上,露出一座教堂的尖顶。从那里,遥遥传来晚祷的钟声。
一个农夫和他的妻子正在田里劳动,听到宁静而悠远的钟声,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安静向主祷告。
在他们身旁,是挖土豆的叉子、盛土豆的篮子、装着麻袋的推车,以及掘开的泥土、干枯的杂草。
在一声声深沉传来的钟声里,无论是人,还是地上的万物,都在上帝面前安静下来。
那一对穿着简陋的农夫,一年辛勤劳作,仅仅能够糊口而已。然而,他们愿意为所拥有的一切,向上帝献上自己的感恩。
那外在的简朴与内心的虔敬,在辽阔的天空和凝重的大地之间,显得那样庄重高贵,让人感佩。
对于这一对农夫来说,米勒并非仅仅是旁观者。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米勒自己和妻子的影子。
这幅油画现藏于巴黎奥塞美术馆,在法国堪称国宝级艺术品。然而,谁能知道,在创作这幅油画的1859年,米勒陷于怎样的贫困?
在当年给友人的信中,米勒写道:“我们只有够烧两三天的劈柴了。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再弄到一些。我老婆下个月就要生孩子了,可我还是一贫如洗。”
当一个朋友给他送来一些救济品的时候,看到米勒蜷缩着身子坐在一段树干上,屋里没有生火,也没有点灯。
见到朋友送来的救济品,米勒只是简单地说:“谢谢,这些东西来得正是时候,因为我们已经有两天没吃东西了。好在孩子们还没有受苦,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有吃的。”
紧接着他对妻子说:“我去那边买点木柴回来---我太冷了。”
相对于巴比松初冬的天气,被奢华淫糜掌控的艺术市场带给他更多的寒意。
因为不愿意屈从于权贵阶层的庸俗口味,他的画作即使标着极其低廉的价格,也很难卖出去一幅。
他对妻子说,自己不能画那些迎合世俗的油画,只能自由地去完成严肃思考的东西,他们要离开巴黎,迁往偏僻的乡村巴比松,“咱们的日子将比过去更艰难一些,你又得跟着我吃苦头。”
他的妻子勇敢地回答:“你想干什么就去干吧,我做好了承受一切的准备。”
于是,米勒成了那些在田野中辛勤劳作而默默坚守信仰的法国农夫的代言人,正像一个评论家所说,米勒具备足够的天才去“描绘一个农业民族顺服的美德”,因为他就是那个民族中的一个。
米勒的信念来自从小就扎根于心灵深处的虔诚信仰。在他关于童年的回忆里,一家人在田间劳动,每当晚钟响起,祖母总要求大家停下来祷告。
当他离开家乡去巴黎的时候,祖母严肃地告诫他:“在你成为画家之前,你必须首先是个基督徒。切莫做出粗鄙的事来......要为千秋万代而画,要时时想到那宣布上帝最后审判的号角即将在宣判的前夜吹响。”
米勒的画作以乡村为主,但他没有把自己当成农夫之外的旁观者,而是甘愿回到这些虔敬淳朴的人们中间,成为他们当中最普通的一员。
为了描绘出这些沉默寡言的农夫内心深处的声音,也为了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米勒心甘乐意陪伴他们,默默承受苍穹之下的痛苦和贫穷。
在米勒和他的画作,不知你是否看到基督的影子,是否看到为了爱而甘愿受苦的荣美光辉?
105359阅读
103623阅读
101836阅读
101700阅读
101610阅读
101563阅读
101529阅读
101313阅读
10107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