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深秋的夜晚,我一个人走在一条小巷里。周围寂静而昏暗,偶尔听到甬路边的草里,传来一两声蟋蟀的啼鸣。
忽然,我看到前面有一幢房屋,从窗户里,透出明亮的光辉。
所有的窗户都已经黑了,唯独这一扇窗户还在深夜里亮着。在那些漆黑的窗口映衬下,这一扇窗口显得那样明亮,那样温馨,那样安静。
窗口里面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人也许在随意翻阅着几本书,也许在信笔写下一些文字,也许独自想着久远的往事,也许在抱着孩子等待,等待一个晚归的人。
这一扇亮着灯火的窗户,给我带来温暖和感动,让独自一人行走的我不再孤独。
就像这一扇在黑夜中亮着灯的窗户一样,在生活中有某些人,即使在苦难中,他的生命也会散发出温暖的光辉;即使在黑暗中,他灵魂里面的灯依然亮着。
有一位著名的华人作曲家,当他正在外地忙碌工作的时候,忽然接到噩耗,他的独生儿子不幸溺亡。
接到这个消息,他惊呆了,赶紧买了返程的机票。在飞机上,他无语问至高者,这就是我常常向你祷告,你赐给我的平安吗?
当飞机即将降落时,他忽然感受到一种意外的平安。他相信凡事都有祂的美意,儿子已经在那个无比美好的地方。
从此以后,这种平安再也没有离开他。在儿子的葬礼上,这位失去独生子的父亲,反过来安慰那些痛哭的亲友。
他的儿子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拥有一个丰盛、属灵的人生。他为此而感到安慰,他相信父子俩一定会有重逢的那一天。
这样的信念激励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又创作出许多给人带来光明和盼望的作品。他的见证,让很多遭受不幸的人受到安慰和鼓励。
与他相比,另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则十分不幸。因为儿子的去世,这个父亲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从此一蹶不振,以酒浇愁。他的身体不行了,很快就离开人世。在他的身体垮掉以前,他的灵魂早已垮掉。
美国作家杨腓力出版过一本书,叫《灵魂幸存者》。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滚滚波涛从天边涌来,淹没了大片滩涂,一座灯塔伫立在潮水中,笃定而安静。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遭受不幸,这是确定无疑的。问题是,当不幸来临的时候,有谁的灵魂能够得以幸存?有谁拥有那永不丧失的盼望?有谁里面的灯依然亮着?
一个人灵魂的光不是来自自己。来自自己的光弱不禁风,灯油很快耗尽。真正的明亮,是我们所盼望的那个国度,在每个人灵魂里面的投影。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若一个人只为今世而活,那么他的灵魂很容易就会被狂风吹灭。若一个人为永恒而活,没有任何黑暗能吞没他灵魂深处那盏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