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早上5时起来写作,写到7时结束。这个季节到7时的时候,一抹阳光就染红窗棂,屋里的灯光已经显得苍白了。
可是昨天早晨,当我从书桌旁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的时候,却发现窗外仍然是一片昏暗。透过玻璃仔细看,天上蒙着一层厚厚的阴云,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霜降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而这一次阴雨,再一次使温度陡然下降。
上午出去,看到在寒风吹拂下,运河两岸的树木愈发显得萧瑟不安。枯黄的叶子沙沙沙地飘落下来,在地上徘徊游荡。
都以为这次疫情快要结束了,没想到却有越来越严的势态。我们小区本来上午做了核酸检测,但中午的时候接到通知,下午还得做一次。听说高新区的明珠商贸城有人查出阳性,又一次恐慌笼罩全城。
这几年的疫情,导致商贸城的生意越来越惨淡,已经有不少商户离开。这一波疫情封控,更会使寒冬提前到来。
儿子打来电话,看到超市里又开始抢菜了,让我们也储备一些。
想起小时候,每年深秋季节,正是农民储备过冬的时候。
把玉米收回来,剥皮晾干之后,就装在一个高高的栈子里。每家院子里都有这样一个金黄的玉米栈子,既防潮,又方便。漫长的冬季,家里的玉米面吃完了,就会在栈子上打开一个缺口,掏出玉米棒脱粒磨粉,转化成母亲端上餐桌的玉米饼和玉米粥。
除了玉米,仓房的柜子里还装着满满的麦粒。偶尔拿出一些磨成面粉,用于改善伙食。
冬天吃的蔬菜很少,只有白菜萝卜南瓜之类。父亲挖出一个深深的菜窖,把菜码放在里面。封上盖之后,又在上面罩上草帘或柴禾。不管外面天气多冷,菜窖里总是充满暖意。
冬天到来的时候,乡亲们不仅要照料好自己,也要照料好牲畜。我家门前有一个高高的草垛,入冬以前,要把这些干草和玉米叶用铡刀炸成几寸长的碎段,当作牲畜过冬的饲料。铡好的饲料要重新垛好,上面抹上一层泥巴,用以防备雨雪。我家的牲畜是一头老牛,这些干草能满足它整个冬天慢条斯理地咀嚼。
当然,还要准备好柴禾。村子里没有人家烧煤,也没有哪户人家能买得起煤。这些柴禾除了做饭以外,在睡觉前也会烧烧坑,屋里就不至于太冷。
冬天来了,北风每天在村庄上空肆虐发威,发出疯狂的嚎叫。但乡亲做足了这些准备,躲在低矮的屋檐下就是安全的,可以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
这一次严寒到来,你做好准备了吗?
尽量降低一下消费欲望,不是必须的东西,最好不要买。更不用说那些奢侈品了。其实,这些年来,我早已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无需和人家攀比什么。
在这个价值观错乱的世界上,我们又有什么和他人争竞的呢?就像英国诗人兰德写的那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灭了,我也准备走了。”
最重要的是,当生命之火熄灭的时候,你要知道自己去哪里。
当然,我们也在地下室里储备了一些米面,以备不时之需。前些天,妻子晒了一些萝卜干,又腌了几罐子酸菜。
但相对于物质储备,你要为你的精神之火准备足够的燃料。身体可以消瘦,但精神之火决不能熄灭。
我又在网上淘了许多书籍。前些天,我的书房清理了一次,把不少书搬到地下室里,但新来的书很快又装满了书籍。这些书好多都是绝版的,估计以后再也买不到了。
前两天看到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考察一个人的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的可怜人,长期生活在单一的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的,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
为什么有些人精神贫乏单一,因为他拒绝经过历史验证的最宝贵的知识,而只满足于他人投喂的单一信息。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短视。
天气虽然越来越冷,但希望却不会失去。
大卫在诗中写道:“你是我藏身之处,你必保护我脱离患难,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
就像蔬菜藏在菜窖里是安全的,当严寒到来的时候,你的灵魂可有藏身之处?
在我的家乡,当冬天到来之前,乡亲们早已把麦种播撒到土地里。冰雪覆盖的时候,麦种却藏在泥土里悄悄孕育萌芽,怀着对新季节的盼望。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你的生命里撒下这麦种了吗?你是否得到那种重生的力量,使你足以抵御任何寒冷和黑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