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1阅读
每周 周二&周四21:00|为您奉上精选作品
写在前面
信主后,你的笔如何回应上帝的心意?一支笔的回归,也是一颗心的回归。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跋山涉水,呼朋引伴,踏上归家旅程。
七有文人,漫漫归家路
张赞美
01
十字路口
我的阅读之旅开启于小学前,得益于当时正在读中学的哥姐们。在那个书籍、杂志极少的年代,爱阅读的他们总是有孙悟空的本事,带各种书籍回家,然后争着抢着看。
我是老幺,势必抢不过他们。那时我每天最盼望的是他们赶快去上学,我就可以安安心心地享受一个人的阅读时光了!后来,二哥挣钱了,总是从有限的工资里拿出一笔钱来,订阅《山西文学》《电影画报》等期刊。它们也成了我的文学启蒙刊物。
九岁突然失母后,我的写作之旅便自然开启了。孤单、寂寞、哀伤、痛楚,化作一瓶又一瓶的钢笔墨水,和着心酸和眼泪,写成一行行小诗。我常常独自坐在操场上,望着天空的风云变幻发呆,再把发呆时涌流出来的想法,写在本子上。一写就是厚厚的三大本。后来语文老师偶然发现,就推荐我加入县文联创立的文学社,我成为最小的成员。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小诗也公开发表了。
有了这样的鼓励,到了高中,我跟几个爱好文学的同学,一起创办了文学社团。再后来就是积极投稿,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文章发表后,我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地笔友的来信。在鸿雁传书中,我的孤独之殇也被奇妙治愈了。
记得学校门卫大爷,常常老远看见我,就拿着信,一边晃,一边喊我的名字。每次他都满脸羡慕地问我:“你写个文儿就能挣钱?能不能替我也写一篇哪?”大爷哪里知道啊,我写作,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名,只是为了抚慰我那颗无处安放的心灵。
当老师那些年,除了辅导学生写作文,我自己也笔耕不辍,常会投稿,参加比赛。虽说大多数都刊发了,如今想来,也无非是一些励志的小文章,或者零零散散的生活感悟、记录手札。写着写着,忽然有一天,我觉得这样不走心的写作太没劲了,简直是浪费生命!一时间,写作的热情消逝得无影无踪。我好像置身于一片灰蒙蒙的戈壁滩上,迷失了方向。
当编辑那些年,我更是忙于给作者做嫁衣。采访工作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除了勉强在个人专栏里,通过写信跟读者互动,我几乎没有静心写作的冲动了。想来那时就是我“自废武功”的阶段吧。浑浑噩噩中,随着生活的滚滚洪流不断裹挟、冲撞,我里面的焦虑开始聚集、升腾,烟花一样炸开了……
说到底,根源还是在于我找不到写作的方向。我不知道自己写作的意义和价值,也不知道为谁写,写了谁会看,看了有何帮助。以致于当有人称我为“文人”时,我会从心底发出愤怒的否定!否定自己,同时又感觉遭到了别人的嘲笑、贬低。我心目中的文人绝不是这样萎靡、低落,不是吗?
既然找不到写作的出路,就去旅行好了。行万里路以后,也许会有一些方向感吧。
02
跋涉之路
旅行对我来说,似乎也是一种必然。从失母的那年开始,我就四处漂泊。每到寒暑假,我都会去八百多里以外的姐姐家。
那时候的绿皮火车慢如牛,站站都要停。一个小女孩独自旅行,常常会引来全车厢人的关注。我从他们的赞许声中知道自己勇敢又坚强。实际上,要不是为了省下旅费,我也不会被单独放逐旅途。现在想来,是上帝一直在看顾保守我;不然,那么多年的独自旅行,怎可能平安度过?
感恩的是,后来有了在工作中顺道旅行的机会。那些美好的回忆至今难忘:我像出笼的鸟儿,一次次飞离帝都的喧嚣,朝那些让我心情放松的偏远地带进发:四川西昌彝族最贫困的村庄,贵州凯里苗族的山寨,罗甸布依族的扫盲学校,西双版纳的茶园,都留下我的足迹;我也曾在宁夏的古墓中,体验了“盗墓贼”的惊险路径;在河南的千年宝塔中独自探寻……除了新疆、西藏,祖国其他省份几乎跑了个遍。
结果呢?我依然迷茫,依然活在没有方向感的煎熬之中。旅行,也没有激发我一丁点儿的写作欲望和热情。
直到六年前,我退职去读神/学,这颗心才渐渐被安抚下来。特别是读了良友圣书学院之后,信仰算是真正扎下根来。之前接收的错谬教导和理解都被一一纠正过来。老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丰富的学识,特别是巴不得每个学员都吃进去、活出来的爱心劝勉,深深打动了我。我也从一开始认为自己学历高,轻看这个透过广播来教导的学院,到谦卑柔和下来,认认真真听课、写作业。
这是一个生命被翻转的奇妙过程。上帝透过圣书,也透过良院的每一堂课,向我的心说话。我用祈祷回应,倾诉我的挣扎,甚至不堪……这实在是一个清心寻求上帝的过程。
我开始记录学习心得、困惑和思考,尝试向一些基督教媒体投稿,偶尔会有文章发表。但总是隐隐感觉,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种由心发出、酣畅淋漓的书写。我苦于不知道哪里不得法。
03
找到方向
2019年年底,我偶然间看到一个“首届创世纪文学奖”的征文启事,是全球性的。大赛以“深耕信仰文化,发掘优秀作品,提升信徒写作”为宗旨。说不清为什么,反正我一下子被这个启事吸引住了。或许是手中的笔停滞了多年,我太渴望重新拾起来开始书写的缘故吧!接下来挑选圣书人物和经文,列出哪些是我最想写的,然后用排除法选择。
写的过程中,我常感到自己的缺乏和枯干,急得满头是汗,也丝毫没有办法推进,只好停下笔,外出散步、祷告,回来查资料。但无论多么艰涩“难产”,我始终没想过放弃。就这样,凭着一股子热情,完成了稿件并顺利投出去。
接下来在“不寻常的2020年”5月17日的大清早,我收到一封陌生的来信,它是来自文学奖主办机构的主任莫非老师的邀请信。在这封充满激情的信函中,她解答了为何需要文字侍奉,为何成立创文网路书苑,就是要鼓励基督徒把文字找回来,呼召并牧养文字人。这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侍奉方向吗?虽说她在信中阐述的,我不能一下子全部消化,但凭直觉,我知道自己终于找到属于文字人的队伍了。
在创文网路书苑开放的“云端18堂课”中,莫非老师的讲座“你的故事是不是被困在某一章?”“别让盗贼偷了你的故事”,句句都戳到我的心肠肺腑里!我终于明白,为何我如此有心无力,又为何我的笔如此沉重。原来是在我没有任何防备时,盗贼偷走了我心里的力量。
我就像圣书里,那个在毕士大水池边,傻傻地躺了38年的人,终于被上帝唤醒、医治,开始行走了!我常想,如果没有这一段煎熬期,也许我早离开神,消失在世界里无影无踪了。
我痊愈了,愿意进入装备的阶段,毕竟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才能稳操胜券。我先后报读了创文书苑开设的《基督徒文字人的基本功》《圣书故事书写课》两门课程。透过学习,我非常认同创文倡导的“工人先于工作,作者重于作品,真诚胜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七每运动”的实际指导。
另外,通过莫非老师由浅入深,手把手的指导,我书写圣书故事时,也不像之前那样飘忽不定,拿捏不准了。相反,对进一步的书写练习,充满了期待和跃跃欲试的热情。我实在想透过故事的书写,更多地体验圣书里的人物如何与我的经验产生连接。
如今,我的文字之旅终于有了方向。这要归功于良院、创文对我的知遇之恩,使我成为一个有使命、有方向、有领队、有伙伴、有家、有爱、有笔的“七有文人”。走在文字侍奉这条传承的道路上,我不再孤单,不再无助,且呼朋引伴,乐在途中。
作者介绍
张赞美
一个在文字中风餐露宿、逐梦寻根多年的旅人。如今回归故里,视“创文”为自己的娘家。喜爱布艺,农耕,美食。深愿继续用天赋的文字,发掘一切真实而美好的所在。
整理人:恩典ing
105351阅读
103613阅读
101829阅读
101697阅读
101602阅读
101560阅读
101525阅读
101310阅读
101068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