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44阅读
感谢主,名次选第一轮投票,最高分的三篇如下:
虽然已有这三篇分数呈现高下,但是文学创作绝对不能只用分数来评估,因此下面我们要进入一个神圣又很重要的过程,就是用文字来交流哪一篇文章是您心中的首奖,哪一篇是优胜奖。
因为我们的评审来自全球,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会带来不同的视野和标准。彼此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有不同的看见,同时,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对这些作品的评估。因此,想麻烦您写下:
1.您推荐的首奖作品是哪一篇?为何?
2.其他两篇您的评语,为何某篇要归回为佳作?
决审评审(按繁体姓氏笔画顺序):
施玮、莫非、张鹤、齐宏伟、罗菁
罗菁推荐评语
首奖:No 095《老妪与宣教士》
优胜奖:No 033《溺》
佳作:No 103 《舅舅的故事》
引言:
我习惯了批改学生的作品,都立刻给简单评语,因为初遇的感觉很珍贵,而且我一向记性不好,反复修改时起码有个记录,不会失去初心。
这次我的心水(即深得我心)之作,没能上榜,但我想借此表达我的谢意,你们的作品真的感动了我,也开了我的眼界。我问主办方,可不可以把对未入围三甲作品的评语也放上来;感谢创文的开放态度,你们真的很棒!
以下按名次排列
《老妪与宣教士》
将历史与小说结合得相当自然。人物描写尤为出色,作者借甲申教案一段故事,以历史人物董增德(D. Y. Procacci)神父和虚构阿婆为主角,铺陈故事,看得人赏心悦目。阿婆坚持搞局,迟迟不肯“决志”,真的古灵精怪,反而为本来有争议的华洋文化,以及宗教冲突,抹上了轻松的氛围和喜剧色彩。
作者有意避开历史事件的主角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1935年),想是史实未明,不如取史料较少的角色,发挥空间较大,以明“跨越文化宣教”之志,可说是聪明之举。连名字都没有的阿婆倒抢尽风头,作者借她道出种种文化冲突,细致而有趣。
全知观点的叙事,较多集中在董增德身上,阿婆为何恨主角神父?为何突然转为仗义行侠,挨揍也为神父搬请救兵?剧情都缺乏交代。到后来她归化基督,福音核心如何超越文化差异?仍是个谜。这是否暗示真诚相交,守望相助,才是宣教的钥匙?没说的比说的还多。
《溺》
故事与结构较弱,不过首尾意象呼应,人物设计也鲜明。主角是颓废青年,救他的是精英,主题关联到主耶稣救赎罪人的讯息,辅以哥哥为弟弟顶罪的故事,救赎之意,已经显而易见。
故事以朋友揭露文清的绝症,来减轻主角的罪咎感——由此可见颓废青年也具善良之心,而且没有一直丧下去。以此作为故事高峰,不能说没有故事。文字简洁,多余笔触,并不多见。
《舅舅的故事》
写自杀的幸全家人心理,以片断的叙事方式,可谓形式即内容,配合恰当,结构不宜紧密。舅舅自杀原因,交代于若有若无之间——舅舅中年回首昔日务农的抉择,不是为世所不容,而是为至亲之不容,此为有;舅舅突然没有交代而去自杀,又鼓励叙事者要选择自己心之所好,此为无。
作者以第三人称叙事,重整片断,其中节制的笔法,反映了舅舅的哈姆雷特情结,也使人想起《凡尼亚舅舅》中舅舅的中年危机,留白之处,引人遐想,也见作者功力。
由此反衬家人对自杀者生前的关怀缺缺,最值得人反思。写两个女儿的两极反应也很真实,颇见她们迥异的性格。惜“信仰的关联”一项评审要求,失分较多。否则名次应当排得较高。
以下是没入选的作品,头三名是我的挚爱:
1.《白鹭》
这本是我的首选。年轻主角何赛因为与父亲的价值观冲突,以及安逸的生活而失重,遇溺被救,救人者却牺牲了。故事有时代感,文字好,戏剧性强,主角不断改变与成长。先是不知感恩,麻木不仁;转而歉疚逃避,心情的描写,层层剥丝,描写甚至包括了身为警察的何父,由专抓基督徒到束手忍听圣诗的改变,细致又合情合理。
虽然主角被动看着丧家办的葬礼、村民的反应,但何赛却一直主导着剧情的发展,场面调度自然。结局何赛愿意代替为他丢命的慕溪向杨母尽儿子的职分,看起来不真实,但伏线绵密,故仍可信可感。
故事节奏明快,其中不乏幽默的描写;乡间风光的意象,随手拈来,就经营出结构与意境。何赛最终穿上白袍,心情与白鹭(慕溪)齐上青天:一上天堂,一入人世,结尾如诗如画。
文字干净,场面描写生动,扣我心弦,相信也动人肺腑,堪作小说范例。主题触及年轻人的普遍思想,通过小说,或许年长的基督徒可以多了解下一代的世界。评审的第1与第5项要求,我几乎给了满分。唯一缺憾是基督徒青年,救人义行,完美到几近不可信。幸而,作者让他死了,这又是个聪明的叙事观点,行!
2.《玛丽的旷野》
初看,有点被全知与有限观点的转换所迷,但再看就看到了珍珠。私心喜欢这个短篇,喜欢作者的选材、激越的感情,以及信仰的代价这个主题,甚至被吓着了。一直很想了解huijiao与游牧民族的神秘世界,小说中还加上了jianshi,三合一,所以就更喜欢了。
且不论本篇是个人经历的改写,还是代人写的见证,交代女主角玛丽的信仰历程与下场,下笔拿捏精准,能够触及敏感题材,又不过(希望没过)红线,就令人不得不赞赏作者的勇气与智慧。
奶奶与众不同的炒蛋意象穿插前后,为玛丽信耶稣暗铺伏线,暗示奶奶既与汉俗不同,又不受回教轻视女性的价值观所囿,薪传于玛丽;加上“神看见了”的以实玛利一名,暗示玛丽要回归祖宗正信的呼唤,结构简单有效,视野也宏大如旷野。所以配合激越与浪漫的文字,又是自然而舒服的搭配。
尤其令我喜欢的是本篇没有廉价的同情。女主遭受同族人的暴力对待,连牧师与肢体也怕惹祸而拒绝她进教堂。剧情发展,既真实又残酷,因而深刻难忘。她的破相,更令人心如刀割,再狠一点,描写一下她的外形,让我们想象她高鼻鹰眼,暗叹:“信仰不是廉价的。”原来世上还有人这么信耶稣?!所以我觉得此篇是惊栗小说,基督教文坛稀有,也希望有的品种。
结局玛丽回归旷野,好像又回到以实玛利被弃的历史,但是作者这位“上帝”还是仁慈地派给她一位灵程伴侣。多么期待下集,看到以实玛利2.0,玛丽和邵言一定要成为天山上信仰基督的大族。噢!但千万别理我这个惯看言情剧的二流观众!
3.《出手》
本篇在我心中,可与《老妪与宣教士》同名次,因为营造城市味道,酷似张爱玲小说的文字风格,干脆利落,剑及屦及,意象饱满,多姿多彩,光看文字已是一场盛宴。主题写肉身与灵魂的对峙,写母与女的冲突、婚姻的困境,都有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洞识。
在今日公众人物明星出轨风气盛行的时代,容易引起共鸣,结局没有交代梁辰(谐音: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性无能有没有治好,但虎妈既已搬离,便已暗示赏心乐事“自”家院,交代了反而不好。
本篇不是典型的基督教文学作品,触及整容、出轨、性无能等稀罕题材,却又回归正统信仰,笔法利落,是为峨眉加少林之作。尤其篇中描写无神论渣男教授,居然打神牌来甩女主,讽刺人性黑暗,可谓深刻至极。
缺憾是直升机母亲突然放弃操控,缺乏伏线。剧情峰回路转,令人觉得置身在激流中,加上笔锋锐利,增益智慧与感官,多于触动心弦,也许是另一种宿命的遗憾。因为结局不由女主角决定,落入用“车祸意外”来解决问题的套路,主体立意便难成立,应是更大的缺憾。
以下是我评的入围之作,可惜没足够名额(呜呜……):
《天国的新衣》
女主明恩以半教外身份,看一位退休女传道李姨面对死亡的淡定与平静,因此也吸引了她来就耶稣。李姨向女主坦承自己一生忠心事奉,却自知表里不一,皆因虔诚的父亲早年殉职而对上帝耿耿于怀,最后因悟出原因(不剧透)而释然。女主是旁观者,又受神仆的启示,而联想到温暖的信仰启蒙者——奶奶。
主题昭然已揭,却全由当事人道出,感染力度不足,是由于结构的缺陷;主要角色定位不够清楚,作者想写明恩,还是李姨?
两人性格又不算出彩,神仆与基督徒奶奶的角色,刻画未够深入,主线也就模糊不清,影响了主题与结构。但寿衣设计的背景,加上女主的心理变化,写出了另一道风景,也是可观。
《那线、那网、那些情》
写少女因误信渣男而变为非法移民,身份认证的历程。作者野心不小,借女主角的有限视点,交代她对婚姻的醒觉,由非法转为合法移民的辛酸,母女相依的感情,以及寻索梦想与信仰终得实现的大团圆结局。
这些在一个短篇之内,反而使主题散乱收不回来;传统的笔触,使人想起琼瑶。本篇出色之处在于写出了移民之歌,酸甜苦辣杂陈,写实味道当然超越了琼瑶。如果把这些有血有肉的题材分成几个中或短篇,增加场面描写,人物应会增加立体感,主题与结构也自会随之修补过来。
《面试》
一开始就被你的知识吸引住,场面生动,多元文化的人物个个突出,看得出设计心思;对白也很搭配,让人直期待现场发生一些事,结果没有。接下来,是女主以第一人称回忆母亲与弟弟的坚信,如何维系家庭,以及与女主在信仰追求上的拉扯,但这些人物远不如面试现场的吸引人。
换言之,现场的人事——都有模有样的啊,却与剧情推展没有直接关系。像市集上美丽的小摊子,你刻意经营得来,读者看得开心,也开始关心,却都被你一一收去,不让再看了;你告诉我们,看女主的家人吧!为什么呢?是要让读者觉得有家人代祷的女主很厉害,其他都败下来了吗?但这正是单一观点叙事需要注意的——勿自吹自擂。
所以,结局教授评审接纳女主,不管答案有多么精彩——外行读者如我又看不出,读者不买账。观赏心理没建立好啊!根本没参考值,进去面试的人答案是什么?因此,主线也看不清楚,主题是坚持到底的人,便会明白天父的爱?
齐宏伟推荐评语
首奖:No 095 《老妪与宣教士》
优胜奖:No 033 《溺》
佳作:No 103 《舅舅的故事》
《老妪与宣教士》这篇作品是在下心目中的首奖,理由有三:
首先,这篇小说举重若轻,非常巧妙地处理了福音与当地文化的关系问题。福音进入文化圈,到底像石头扔进池塘,还是种子种进土壤?至少,文本中的宣教士董增德成了一粒种子,跟周围文化哪怕处处碰撞,但仍有如此深入、美好的良性互动。极具思想深度的作者着实能“文以载道”。
作者是因有了一份深邃洞见和发现,认为值得倾诉,才笔之成文,激情和洞见完美结合在一起,渗透在字里行间。
其次,这篇小说用不长的篇幅,竟塑造出一位活生生的温州阿婆形象。她一点也不概念化,而是如此活灵活现,幽默风趣,人见人爱;但又夹杂着些许迷信自私和狭隘尖刻,实在是难得一见的文学形象。相比之下,宣教士董增德就乏味、枯淡了些。
最后,这篇小说也胜在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小说。把故事融进历史,把历史揉进故事,最难的是如何把握细节,弄不好就捉襟见肘、弄巧成拙。但这篇小说既包含了生动丰富的细节,又编织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就像最后三字“冷死啦”那样余音绕梁,令人拍案叫绝!
《溺》这篇作品在我心目中仅次于《老妪与宣教士》,算是优胜之作。理由有四:
首先是题目起得好,而且通篇围绕“溺”,处处渲染和暗示,让人看完印象很深。甚至包括阿杰的怪病都与此有关。但这病又成为罪的象征。如此安排,巧妙极了。
其次,把福音内涵通过中年人的故事镶嵌文中,丝毫不觉突兀,反而引发极强震撼。
第三,故事布局“触底反弹”,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
最后,篇幅虽短,但以小见大,深入浅出,颇有运斤成风和触目成春之效。但在下认为此作写阿杰转化太过突兀,颇有草草收场之憾!
《舅舅的故事》这篇作品,在我心目中只能算是普通佳作,好在剪裁巧妙,心理学功底深厚,甚至能驾轻就熟地处理基督徒自杀能否得救这类敏感题材,在非常短的篇幅内,闪展腾挪,打出一方天地。
但败笔在于作者“野心”太大,驾驭不熟,总给人无法圆润驾驭笔下素材的感觉,让人觉得写得太广,流于浮泛。然而,“野心”与“雄心”也许就在一念之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张鹤推荐评语
首奖:No 095《老妪与宣教士》
优胜奖:No 033《溺》
佳作:No 103 《舅舅的故事》
首选推荐《老妪与宣教士》:
《老妪与宣教士》是一篇颇为注重小说叙事技巧的作品,以小见大,在方寸空间建构一场关乎生死救援与灵魂拯救的大戏。
对于福音进入中国引发的信仰与文化之冲突,作者没有正面刻画,而是机智地侧锋入笔,将教难作为事件叙述的起点与背景,回述日常冲突,以细节丰富人物性格,让看似尖酸刻薄的温州老太在紧急关头勇施援手,救宣教士性命于危难;在情节进展的后半部分,又反写看似笨拙滑稽的西洋宣教士如何以谦恭诚笃与忍耐赢得老太信任,救其灵魂于险境(年至80而蒙恩受洗)。
全篇人物塑造丰盈精彩,细节点染灵动饱满,令人物鲜活如在目前。对话幽默惊绝,结尾戛然而止,尤其最后一句,令读者忍俊不禁之时,对人物的喜爱油然而生。
小说的不足之处有二:
一是标题相对于全篇的生动鲜活,略显平淡无趣,欠精彩;
二是全篇的叙述语言略粗糙,为讲述而讲述,成语和概念化的用词过多,抹杀了小说语言应有的独特性与文字质感,作者欠缺对字句、用词和文风的有意追求与锤炼,是为阅读之遗憾。
优胜奖推荐《溺》:
在此次福音气息浓厚的众多小说中,《溺》是最动人的一篇。
全篇娓娓道来,讲述少年人面对人生遭遇重大变故时的心理反应与情感变化。小说字里行间闪动着友情与亲情的温润光泽,时有令人感动的细节。对面视窗的大叔巧妙传福音一段,作者写得从容不迫,在故事套故事中,隐藏自我牺牲之大爱深情与爱而受挫后的忍耐宽容。这一段写得如此舒缓自然,没有说教气息,可见作者的叙述功力。
不在场的文清于梦境、于回忆、于追溯中多次出现,作者对其聪颖与忧郁予以诗意的刻画,笔触非常符合这一人物的整体气质。而朋友大黑与主人公阿杰再次见面,一场近乎“尬聊”的对话,亦让大黑的朴实友善跃然纸上。
夏日之蝉反复出现,隐喻多义,对人物命运有暗示,且影响了情节进展和人物心理,构思精巧。
题目《溺》的内涵丰富,具象征意味,既是事件陈述,也是人物生理与心理的实况,可见作者的用心。
小说的不足之处有二:
一是对文清母亲的信息提供过少,只由大黑转述对方的“存在”与反应,从情节编织角度来说,缺少文理逻辑与情理逻辑的信服力——如果能让文清在自述家境(或文清出殡现场)时交代一笔这位母亲,即她“确实存在”,后面她对阿杰的回应才不至显得突兀;
二是主人公阿杰的转变略显仓促。作者似乎过于急切,想为主人公设计一个因福音而改变的“正确”结局,结果破坏了前面匀速渐进的叙述节奏。也许,一个开放性的结尾更“合理”——合乎艺术变化的节奏,也合乎人性改变的节奏。
佳作奖推荐《舅舅的故事》:
《舅舅的故事》故事切入点的选择很有勇气,以小说来讲述一个在神学上颇多争议的论题——基督徒是否可以自杀,且试图以三组人物对此问题的冲突与呼应予以回答。
在投稿作品中,这篇小说的“野心”最大,颇值得关注和庆贺。
但问题也在这里。
作者的小说技法不够圆熟,主观意愿过强,整体设计、构思能力较弱;在6千字的篇幅中塞入太多角色,而多数角色都只起到功能性作用,更趋于概念化的存在,缺少独特鲜活的个性。
比如,唯一一位开口说话的男性角色古长老刻板、教条,没有人情味(似乎很符合某类长老的形象,其后来的哭泣也嫌突兀,是角色功能要求的产物)。
两个女儿——极度理性、好强的湘湘选择自杀,看似动机清楚,但前因没有任何交代;热爱艺术的楚楚从放弃绘画到重新捡起画笔,转变过于仓促。
做师母的二姨也在服抗抑郁药物——这段叙述是暗指母系家族有遗传病史,还是他们幼年都经历过伤害?……小说对此提供的信息过少,让这段叙述变成节外冗枝,对小说主线缺乏构建价值。
最可惜的是,重要如主人公的舅舅,竟然没有强烈突出的存在感,其性格也是概念化的描述(“妻管严”?总是压抑自己以满足他人的期待?),其自杀的动机暧昧不明,以至于舅舅的故事变成了舅舅的家人与辅导小组成员的故事,模糊了叙事焦点。
也许,采取第一人称叙述是这篇小说不够明智的选择,严重限制了叙述者观察视野的广度与心理探索的深度。
莫非推荐评语
首奖:No 033 《溺》
优胜奖:No 095 《老妪与宣教士》
佳作:No 103 《舅舅的故事》
《溺》和《老妪与宣教士》两篇皆为上乘之作,孰优孰次,在评分后又祷告了一下,不断回溯两件作品中的一些小说元素和呈现风貌。最后我把票投给了《溺》,原因如下。
《溺》
这篇小说故事性够,一个朋友为救主角而溺毙,让被救者的生命反而开始沉溺。故事中埋了几处伏笔,比如说,为何主角阿杰觉得对不起文清?文清溺水事件为何有两个版本?阿杰为何跟着大家的谣传说“对啊,要是那时见死不救就好了。”还有“也只有阿杰知道,文清厌烦大人的规矩,常常说一套做一套。”
这些都是伏笔,勾引着读者往下读,想要找答案。
至于后来阿杰送出的信里面写什么,河中发生了什么,都没有交代,反而引人想要探究竟,会想要重读来了解。
阿杰和中年大叔隔窗对话,是真正接触信仰的开始,这是从地上转到天上,从属世转到属灵的角度转移,很不容易掌握。一偏就显得匠气过重,说教意味过浓。但是作者处理得举重若轻。因为住在那样的房间,听得到隔壁聚会唱的诗歌,一切都在故事中显得顺理成章,一点儿不牵强。这是作者细腻的铺陈所致。
尤其那个父亲和亲生儿子与养子的故事,说得让人猜不透结局,却又巧妙带出舍己救赎的深意。透过那个代替弟弟受过的哥哥,他了解了救赎者的心甘情愿,也看到被救者有可能不能领情,会继续在生命中漂泊。
整篇小说有情节、象征、伏笔、场景、人物,也有内心挣扎和动机,还有文学语言,一样不缺。死去的文清且是个西方文学中的Christ figure(基督式人物),但是被救的人一点感觉不到被救的意义,反而开始迷失。
这在恩典和救恩中是常出现的现象。真正溺水的一幕,留到最后才呈现,让读者终于了解真正发生了什么,一个世人眼中的弱者反而救了强者,这是高明的设计。
蝉鸣,从头穿插到尾,也有着丰富象征的意义。是阿杰心中良心不安的声音,也是他和文清认识的提醒,更象征蝉的生命虽短,但若能唱出生命之歌,就值。文清虽然已有癌症,仅剩半年的生命,但是他发挥了生命的价值,救了阿杰,也就值了。
这是我心目中的首奖。
《老妪与宣教士》
如果说文体中有故事(story)和小说(fiction)两种,这篇让我觉得比较偏向故事。从头到尾没有太多小说伏笔、象征或情节设计感,作者就是说故事的能力很强,阿婆的形象呼之欲出。
主角信仰的传递从一开始的表面讲道,一步步转化到道成肉身,以仆人的姿态服事阿婆,才感动了阿婆。整体信仰穿插在生活中,阐释信仰淋漓尽致。语言极为流畅,有五四小说的味道。读来几乎让人忘了内含哪些小说元素,只想读故事,也得到好故事的满足感。
难得的是虽然在说大时代中的一个小故事,却也捕捉了历史的一个切片呈现。鼓励作者多写这方面的题材。
《舅舅的故事》
这篇乍读感觉像一篇见证,真实感太强。再读,才读出作者埋入故事的巧思。比如说一开始提到舅舅在脸书上的贴文,是写:好天气,清园、翻耕、下肥、整地。这些全是和培育生命有关的事,结果却把自己挂在树上自杀了!这是一个大对比。
这篇小说是处理自杀问题,针对我们的圣书教导和实际生活中真有活生生的亲人自杀时,要如何面对,来回探索。作者并未刻意坚持一个立场,只用不同人物(自杀遗族)的反应,呈现出会有的不同影响和想法。
语言中有着哀伤,场景描写映衬着故事,很感人,真实感超越虚构。
然而,这篇小说若从小说观点来看,欠缺推动情节的张力,也缺少可以提升的结尾。导演胡金铨曾说,写剧本要“情节合情合理,结局在意料之外”,这篇即缺少“意料之外的结局”,没有戏剧感的小说总觉稍微有些不足,因此推荐为佳作。
施玮推荐评语
首奖:No 095 《老妪与宣教士》
优胜奖:No 103 《舅舅的故事》
佳作:No 033 《溺》
2022年创世纪文学奖终评意见:
我的评审打分和意见是参考组委会给予的评审标准,以此比重来考虑的。
1.信仰相关性(20%)
2.人物形象描述(20%
3.结构和情节(20%)
4.叙述语言与表达(20%)
5.思想立意(10%)
6.总体艺术表现力(10%)
首奖推荐:《老妪与宣教士》
在信仰相关性上,《老妪与宣教士》几乎可以得满分。这篇六千字的短篇小说以中国历史中真实的甲申教案为背景,通过描述洋人天主教宣教士与中国老妇人的故事,来呈现:宣教士当时的处境;基督信仰走近中国普通百姓时遭遇的文化障碍;以及地方官员在教难事件中的态度和角色。对于梳理历史,反思和剖析跨文化宣教中的张力都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在人物形象的描述方面,小说中的两个人物描述得都能立得住,内在情绪逻辑、思想逻辑,与外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都相对合理。人物内在与外在的逻辑合理性是小说创作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也就是常说的,人物具有脱离作者意志和操控的自我发展趋向。即便是非常巨大的思想转变与惊人的戏剧化情节,小说家也要细致地处理逻辑合理性。小说中的阿婆尤其刻画生动,几乎呼之欲出。但人物的内在张力不够,人性挖掘不够深入。
这篇小说在结构和情节处理上中规中矩,是比较传统的叙事写法,缺乏现代小说的艺术性。其叙述语言与表达上同样如此,既可以说,相对其他作品来说更为成熟,故而我推荐为首奖;但同时,这种结构和叙述用在中篇长篇上相对更合适,用在短篇小说上,就略显平庸,缺乏现代短篇小说的寓言性、诗性、哲理性。这是作者在今后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可以加强的。
在思想立意和总体艺术表现力方面可以打七分。不知道董增德与阿婆的故事是否有历史史料的原型?如果完全是虚构,此小说的价值相对就弱了。因为,一来董增德是一个历史人物,而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用的是真实名字;二来阿婆不是一部中长篇中的一个小人物,而是这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果事件和阿婆这个人物完全是虚构的,并且没有历史原型,那么这里呈现出来的其实是当代人的想象,意义相对弱了许多。
如果有历史事件原型,建议加注。如果完全出于虚构,这篇小说又用了朴素的历史叙事手法,缺乏短篇小说的艺术性,也许首奖就要让位于《舅舅的故事》了。另外一个意见就是,这篇小说的名字需要重新考虑,目前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
优胜奖推荐《舅舅的故事》
这篇小说的信仰相关性非常强,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其信仰性融于家常生活和人生命运中。作为基督教信仰小说,此篇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敢于用文学来触碰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有关抑郁、自杀等神学伦理学方面的议题。
并且使用文学的强调人性与情感、偶然性与未知性,来突破过于理性的、构架性、命题式的神学中的悖论。让信仰回到生命的真实状态,同时呈现出“隐密的属于耶和华”这样一种信仰文学的审美,这种文学审美恰好也与当代短篇小说的寓言性、哲思性的艺术倾向相合。
因此我认为这篇小说的尝试,是非常具有当代基督教文学实践和创新价值的,也是值得提倡的未来的方向。
小说的人物形象描述非常生动,并且娓娓道来,不着痕迹,并且字句之间没有低俗的煽情,却处处含有温情,并能够吸引读者产生共情,这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小说在结构和情节上看似散,许多人物和场景是没有前后交代的片断,但这是因为小说的名字局限了读者的思维。这篇小说的真正主人公不是舅舅,而是“我”。
作者写的是“我”,小说中的舅舅、湘湘、梦梦等所有人,以及他们对于自杀的实施和各种反应,都投射在“我”的心里。如果从“我”这个角度看,小说就写得十分完整,是写“我”对于“自杀”的认知和感受,以及其成长变化。
不得不感叹,这篇六千字的短篇小说写得很巧妙,可惜名字起得有点拙劣,对读者产生了误导。这也是作者创作不够成熟的地方,有可能小说最后的呈现,不是作者预先安排好的,属于“天成”。
这类情况其实在成熟作家中也常常发生,对作品的解读有时超越作家的认知,形成这种状况的基础就是真实、细微地呈现生活与情感的原貌。我在此小说中感到,作者写的是他熟悉的情感与生活,或者是他进入了他的小说世界。
作者的叙述语言和结构的细微处理上还不够成熟完美,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但这篇短篇小说更具现代小说的特性。
在思想立意和总体艺术表现力方面也可以更为提高,提高的方式就是“功夫在诗外”,如果要走出这条新路径,需要对所要表述的信仰伦理问题有更深入更多方位的思考。从起初的直觉性写作,渐渐成长为“冰山一角”式的写作,让文学作品建基于更为深厚的思想基础之上。
我个人认为《老妪与宣教士》和《舅舅的故事》总分是并列的,前者更为成熟,但传统;后者略显稚嫩,但创新,是未来的方向。犹豫再三,最后选择前者,是基于其故事具有真实历史事件原型,也就是加上了史料梳理的学术分数。
佳作奖推荐《溺》
这篇小说文笔很好,人物也生动,小说的艺术性也是基督教小说中比较高的。但我认为此小说有几个致命弱点,使我最终将它归入佳作奖。
小说的主体事件本身并不具有必然的信仰相关性,之后在台北听赞美诗、遇到中年大叔等事显得很突兀,因为没有写出合乎逻辑的内在情感和思想的发展线,小说也没有呈现出人物的张力驱动。
小说表面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确实掩饰了底层逻辑的断裂,容易让读者感到是篇不错的作品;但我个人认为,人物思想与情感发展的逻辑合理性是小说的“命根子”。
这种断裂如果不进行修补和重整,作为基督教文学容易出现表皮与内在脱离,出现“加个光明尾巴”“穿件信仰外衣”等现象。作为世俗文学,这类作品写得再好,也仍在习作范围内,难以成为优秀的文学作品。
罗菁回应补充
以下不是要作结论,只因为我又误会了要作第二次交流,于是又写了一些,也就不浪费,交了上来。我没有改变我的名次。先改一下手民之误:
“阿婆为何恨主角神父?为何突然转为仗义行侠,挨揍也为神父搬请救兵?”应作“阿婆为何由恨主角神父,突然转为仗义行侠,挨揍也为神父搬请救兵?”
比较《老妪与宣教士》与《溺》:
初审时就考虑过让《出手》排名在《老妪与宣教士》之先,但后来《老妪与宣教士》得票最多,便置而不论;到决审时,《出手》出了局,《溺》入了围,我不得不将这两篇并列考虑。
《老妪与宣教士》与《溺》两篇,都以救赎为主题。首先我同意张老师所说:“全篇(《老妪与宣教士》)的叙述语言略粗糙,为讲述而讲述,成语和概念化的用词过多”。
为什么呢?我以为它加上了历史背景,故情有可原。语言的抉择,古今调度,较所有入选作品都要复杂,作者的功夫也见出于对白设计,生猛幽默,又有生活气息,表达人物的性格,极具感染力,或许,补了叙事语言的“缺憾”。
我不敢肯定是不是“缺憾”,因为作者是否刻意保留十九世纪的语言特色?于是,本篇有了两套语言,是有点不搭档。但那就是另一个题目的讨论了,目前起码没有全部语言都毙掉。何况作者前期资料搜集,还是用了苦功,毕竟要技多一筹。
关于主题与人物的关系,《溺》的福音置入位置充满了偶然性。虽然我也考虑过莫非老师评说的男主与中年大叔角色的对比性,一是受益者未必领情,另一是救赎者的心甘情愿,来达到点拨少年阿杰的艺术效果。
但是,始终,这不是由主角推展出来的剧情,就不如《老妪与宣教士》的人物生动,彼此互动,一起推展剧情,类近神人互动的模式,那也是类近旧约与希腊悲剧的叙事模式,不可视之为陈旧。
正因为如此,小说主人才可以改变或成长。《老妪与宣教士》的两个角色都有改变,此便是成功之处。《溺》的主角虽然也有所改变,但后来也不见大叔的角色,仿佛他是个过场人物。作者安排男主的人生路上,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时空出场点拨他,设计便有点像《天路历程》,于是,小说的模式又变得旧起来。小说的成功关键在于人物,因此,《老妪与宣教士》这方面又稍胜一筹。
至于结局,两者的人物发展都有草草收场之憾,老妪的突兀改变还可决诸长时间的因素,以及隐晦的叙事观点,以作掩饰。《溺》如张老师所言“阿杰的转变略显仓促”,因为没有以上两项的优势,便与它之前的叙事节奏脱了节。因此,《老妪与宣教士》又微胜。
说到故事,《溺》又给《老妪与宣教士》比下去,前者求淡,后者求浓,这当然与取材的时空背景有关,又是风格的差异。例如,后者两个人物都在不断推展救人行动——身体与灵魂救赎,互相交拼,火花四溅,动态情节,自不同于“溺青”心理意识活动的静态呈现。
当然,我们不能说James Joyce(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就一定输给情节跌宕的金庸小说(我就十分喜欢前者),但是评审就是有“结构和情节”的要求,还占了20%;身为评审,只是法官断案,也就只能服膺于法律了。
因此,这部分,我也不得已把很James Joyce,很契诃夫式的《舅舅的故事》拉下,就是因为赛制所限。我本来将《白鹭》《玛丽的旷野》列为首二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主角推动情节,没有偶然情节,干净!结构较目前这三篇都要严谨。
另外,关于题目的艺术性,无可否认,《溺》的象征意味,反映了作者加了工,花了心思的设计,象征了阿杰被救之后的感觉,生命一溺没毙就一直溺下去。不过,老妪代表了守旧的上一代,无法接受新的外来文化;早期宣教史上,宣教士常被认为是文化的改造者,甚至被误会成侵略者。于是,老妪与宣教士是两个统称名词,统摄以上复杂的寓意,甚至超越地域限制,成了文化符号,因而制造了对比的张力,未必没有艺术的考量。
所以,两个题目,我觉得起码可以打个平手。另外,现代汉语少单音节词,如裤子、桌子,而不是裤、桌,理由很简单,如果光读不看字,一开始就自制歧义:是腻?匿?逆?暱?昵?还好不是“东”字。《溺》从音节考量,又稍逊一筹。虽然这不是绝对性的,但写作人要小心无意识制造这些不必要的歧义。
因此,我还是让《老妪与宣教士》胜出。
经过讨论、交流,最后123名投票结果:
首奖:No 095 《老妪与宣教士》
优胜奖:No 033 《溺》
佳作:No 103 《舅舅的故事》
投票详情请上创世纪文学奖网站查询: https://gwcontest.org/
短篇小说奖评审简介
(按繁体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施玮
▽
诗人、作家、画家、学者。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在美国获硕士、博士学位。出版著作《叛教者》《红墻白玉兰》等十八部,获多种文学奖。于三十年间,历任各种报刊、图书之编辑和主编,在北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诗画展。
莫非
▽
作家,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主任,散文曾获台湾“联合报文学散文奖”“梁实秋文学奖”等。小说曾获大陆“冰心文学奖”、台湾“宗教文学奖”等。著有文字事奉系列《天国的影响,上帝的时间》等四书;散文、短篇小说等十余本。
张鹤
▽
笔名书拉密,文学博士,曾任大学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硕士生导师,现为独立作家、评论家、编剧、翻译,出版、发表各类体裁作品数百万字。2017年创办“世代箴光文学创作工作室”,训练和陪伴热爱短篇小说创作的写作者。
齐宏伟
▽
比较文学文学博士,道学硕士,牧者。2000年领受“让汉语充满灵性”的感召,从而笔耕不辍,在海内外正式出版四十余册书。近期出版《叫醒装睡的你》和《寻找感动力》等,深望依靠福音真理和圣灵大能唤醒昏睡浊世。
罗菁
▽
香港岭南大学哲学博士,达拉斯神学院(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圣经研究硕士,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Brooklyn College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剧场历史与批评硕士,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系学士。长期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剧场表演、剧本赏析与剧本创作、创意写作等课程。
▽
▽
▽
▽
▽ 购买请及时加微信: 13581975276 昵称老玉米(电话同步) ▽
合唱的美
105344阅读
103605阅读
101821阅读
101691阅读
101597阅读
101554阅读
101519阅读
101306阅读
101064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