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3阅读
“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
虚度了大好光阴。
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
夏天忧虑冬天的将至,
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
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四季如夏的地方。
然而,我并不羡慕。
“
好电影百看不厌。甚至过了很多年,你还想看,也想带着孩子看。感动过老爸的电影,还能感动孩子!
《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的大电影!
这部在“豆瓣电影”获得9.3高分的片子,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4K修复版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照样引起轰动,成功吸睛。
我特别注意到,从1998年到2020年,此片一直有个热议话题——主人公1900,为什么就是不愿下船?
此片从上映以来就不断有人给出答案。
最近又有不少影评在谈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修复版在中国内地影院刚刚上映。我们全家还特意去影院看了此片。
而疫情期间,大家“宅”家无事,又不断对此片二刷三刷,纷纷一吐为快。
一位署名“江浪”的网友说得特别有趣:
很多人看完此片,都有一个疑问,钢琴师为什么不肯下船?
如果你问错了问题,又怎么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呢?
要想搞明白钢琴师为什么死守那破船,必须先问,那是一艘怎样的船?
那是一艘横穿大西洋的邮轮。无数欧洲旧世界的人通过这艘船,摆渡到了新世界——美国。
这艘船上坐过许许多多的人——有钱人、穷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大部分都是失意的可怜人。他们带着失望和心碎离开欧陆,在航船靠岸的时候带着希望大叫:“美国!”
这艘船上坐过许多名人。电影里有一组对钢琴师房间的特写镜头,其中有些镜头扫过墙上挂着的照片。照片中能看到爱因斯坦和他合奏过,欧洲的许多文化名人也和他在同一张照片中。这些伟大的欧洲名人,带着曾经辉煌的欧洲文明坐在这艘船上,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欧洲大陆,奔赴美国。
你留意到了吗?钢琴师非常反感爵士乐。20世纪是所谓的爵士时代,而爵士正是美国人发明的独特音乐,是新世界文化的代表。还记得专门登船挑战钢琴师的那个爵士乐手吗?这家伙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但真人是个白人。电影为什么改成黑人?因为黑人文化是美国特有的文化。欧洲是纯粹的白人文明,而美国文明则混入了黑人的血统。所以,导演如此处理这个人物是可以理解的。这个穿一身白衣服的黑人,就是美国文明的象征。
而且在电影开头,导演就吐槽了爵士乐——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演奏什么,那就是爵士。但1900手上的每一曲,都是为了某一个人,某一种情绪而弹。
所以,这是一艘不同寻常的船。它像一面镜子,洞照着欧陆文明的垂垂老矣,也洞照着美国新大陆的冉冉升起。
导演是意大利人,作为一个20世纪末的欧洲人,回望百年前,也只能有这种浓浓的乡愁吧。欧陆的辉煌是一个再也回不去的梦想,那个永不下船的钢琴师正是这乡愁的最好诠释。他执拗地留在船上,尽管知道新大陆有那么多道路,通向那么多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一个新希望,孕育着新未来,可是他偏不喜欢。
这是一个欧洲遗老遗少的尊严。
引了这么多,是因为说法很有趣。总结一下就是,海上钢琴师代表了欧陆文明,是一位精神贵族;而岸上城市代表了美国文明,是一群暴发户。欧陆文明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不愿向崛起的、逼人的美国新文明妥协。于是,他宁可带着最后的优雅和尊严死去,也不愿在粗糙和没有文明的美国新大陆苟活。
不尊严,毋宁死。
这么说,有人严重不同意。他们说电影所渲染的不是空间上两块大陆的对立,而是时间上两个时代的对立。有影迷煞有介事地把这部电影的主题升华为对整个工业时代的反抗。
在这种观点看来,1900在舷梯上害怕的是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给他带来的不安全感,他抗拒的是工业时代的到来。“弗吉尼亚号”往返于欧洲和美国,也往返于旧时代和新时代。人们总是兴奋地从旧时代赶往新时代,以最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新时代,渴望把握时代先机,唯有1900固守过去,不愿离开旧日时光。因此,他也只能随着“弗吉尼亚号”一起消散于历史长河之中。
有网友不同意把电影整得这么复杂,干脆认为,既然电影的英文题目是The Legend of 1900(《1900传奇》),所谓传奇就是不存在的传说,而1900这人没国籍、没亲人、没身份证、没任何财产,就像根本没存在过一样,所以他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人!
这种看法认为从头到尾,1900的故事只是导演的叙事技巧,是影片中那位落魄无能的小号手麦克斯编造出来的一个故事。尽管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寄托了麦克斯对音乐的最高敬意。这位潦倒的小号手在现实生活中做不到的,就投射在1900身上,让这个幻影替他把音乐魅力发挥到刻骨销魂、不可思议的地步。试想,怎么可能把钢琴弹到琴弦能点着香烟的地步?
这么说,其他影迷不干了,甚至认为上述观点糟蹋了电影构思。刚好相反,这部分朋友坚持认为这不是一部幻想电影,而是一部现实电影!片中主人公1900其实是得了“社交恐惧症”。
除了麦克斯,这位钢琴师根本没朋友,也不会跟人交流。见到那位落魄老人家,他只能通过弹琴听对方倾诉。看到心仪女孩,甚至都录好了唱片,练好了台词,一度到床边轻吻了睡熟中的女孩,但还是不敢走下舷梯,按照她给的地址去找她。
这类影迷的结论是,这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的故事。电影表现了这类患者的痛苦,并没那么多高深含义。
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同意自媒体人萱草在公众号“萱草的时光”中的看法,钢琴师不愿下船是因为他要守护自我,守护纯真,守护生命的初心:
他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完全不同。老布是在体制中被动地适应和同化,然而1900却是一种主动思考之后的欣然坚守。他活得如此纯粹,让我们望洋兴叹。“弗吉尼亚号”邮轮是他的精神家园,诗意心灵的栖息地。为了守护这片与世无争的净土,他宁可与船玉石俱焚。
“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不是我们常说的话吗?我们都曾经做过单纯的孩子,但伴随着成长,面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我们开始觉出自己的渺小。城市越繁华,选择和诱惑越层出不穷。名利、财富、美食、美色……我们难以做到完全无视。我们内心的纷扰会越来越多,攫取和比较的心理也会越来越强烈,我们很难再有简单的快乐和宁静的内心。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妥协和伪装,以致我们离自己的本真面目越来越远,这应该就是1900害怕的迷失吧。或许也是人类与现代文明共存时必定会出现的一个难题。
1900让我们震惊和深深感动,那是因为他为了守护自己的内心,不愿为融入这个世界做出一丁点儿的妥协和退让。“我不愿意,纵使你有千般万般的美,我连看也不看你一眼。”有人说这也是一种懦弱,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然而,这恰恰是1900的纯粹,这种纯粹是我们凡夫俗子不敢拥有的奢侈。
这种观点引起广泛共鸣。不过,有人说1900守护的不是纯真,而是自由。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所以,海上钢琴师不愿失去自由、不愿被套上枷锁,而社会规则对他来说无疑就是一套又一套的枷锁,他不屑于钻进去。
杨摩在“杨摩的书房”发表文章,认为1900像一位圣徒,终于参悟了人生的有限,从而在大彻大悟之后,做出了非同凡响的选择——
这是世界的真相:生命是有限的,你无法都要,你必须取舍,做出抉择。
1900最接近陆地的那一刻,他站在舷梯上,只要他接着往下走,就那么几步,他就能抵达陆地,但是他放弃了。在最后关头,他做出了自己的人生抉择——他选择了海。
他选择海不是因为惧怕陆地,而是他接纳了人生有限的真相。而接纳人生有限,是真正自由的前提。就像1900说的那样,一个人只能在有限的琴键上演奏。钢琴有88个键,却能演奏出无限的音乐。而一个无限多键盘的钢琴是无法演奏的。
尽管一辈子活在海上,从来没有下船,但1900是自由的——在属于他的世界里。当他所在的世界遭遇毁灭,他选择随之而去。有的人就是这样:他们来了,完成他们该做的事,就会离开。
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自己,这就是他们唯一要做的事。
够了,够了,我不想再罗列各种各样的理由。到了我提出自己的“硬核”答案的时候了。
有一个人,自杀前在遗嘱上写道:“我没有自杀的理由,只是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我认为,对海上钢琴师1900来说也是如此!船即将被炸毁,他并没有留在船上的理由,只不过他找不到上岸的理由!这才是1900不肯上岸的根本原因。
换一种说法就是,他得的不是“社交恐惧症”,而是“意义恐惧症”。
奥地利心理学大师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中告诉我们,在“二战”集中营中,很多人不是死于恶劣条件,而是死于失去了希望和意义感!
正像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晚年名著书名所写——《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很多人是因没了活着的意义感,因绝望而在伤痛欲绝中死去!
为什么会这样?
弗兰克进一步追问。最后,这位意义大师给出的答案是,人是一种意义活物。意义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甚至比阳光、空气和水更重要!人类的基本动力是“追求意义的意志”,当一个人追求意义的意志遭挫后,才会转向追求快乐、权力、爱情等作为补偿。人生最可贵也最基本的追求在于发现一个理由,让自己可以忍受任何情境从而坚持下去,并借此使个人生活更加充实,最终使人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这种认同感,才是人须臾不可离的宝贝。
1900一直在索求这个理由和意义。
但悲哀的是,麦克斯没法给他提供!
世俗化正是麦克斯致命的缺陷!
他充其量只能提供挣大钱、出大名、娶靓妻和快活过一生的理由,俗不可耐,说不动1900。找到了他,又有何用?
甚至对音乐,麦克斯也不看重,他认为音乐只不过是赚大钱后让自己快活起来的工具。
他拼命劝1900跟爵士乐鼻祖比赛,是因为他在1900身上下了赌注。
不过,机遇和邂逅还是给1900带来了爱情。这爱猝不及防,像闪电般击中了钢琴家,甚至一度唤醒了1900,让他认为值得献身。
但他太聪明了,早看穿了女孩一家的无奈和无力。那大海的喧闹对他来说可以充耳不闻,根本就形不成任何超越性的冲击力。
人性苍凉,乃至丑陋。他看得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匆匆忙忙奔波的故事,无非是来来往往,去去留留。正因为看透了,他才无法闭上眼睛陷入鲁迅所说的“瞒和骗的大泽”。网友们看得对,他不是太无能,而是太清醒。且听他说: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忧虑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地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四季如夏的地方。然而,我并不羡慕。
1900说岸上的世界尽管提供了复杂和无限的可能性,却没有提供意义感和价值感,只能让人徒劳地奔波一生,最后走向死的幻灭。
活在大陆,在1900看来,是荒谬和虚无的,根本没任何吸引力。死,如果是所有人的结局,又何必费尽心血上岸去徒劳奔波?
他认为这个陆上的世界太大了,是本应属于上帝的世界。
人力图在复杂的世界上发明意义,其实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人能听到以世界为琴键弹出来的琴声。
但1900的悲哀在于,他并没有听到这样的琴声。
于是,他被困于自己狭窄的想象力。
他对着麦克斯滔滔不绝,嘲讽着死后世界的荒谬。既然岸上不值得,海上葬身也就不失为一种解脱。
“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毕竟,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不是吗?”
他没有在船上死去的理由,但他更找不到在陆地上活下去的理由。有什么人值得他活下去?
这才是电影最为悲怆之处——一个没有爱,没有意义感的人,其实也等于失去了活着的理由。没有了理由,无非是苟活。他不愿苟活,于是,转而在死亡中求得解脱。
1900其实一直在用洒脱掩盖自己的惊慌失措,用娴熟掩饰自己的无比笨拙!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恐惧的不是我看到的,而是一切我看不到的。”
在他需要爱和意义的时候,麦克斯只能拿出苍白的音乐。
这是麦克斯的短视。
他以为音乐和爱情能挽救1900。
但遗憾的是不能!
音乐又算什么呢?对1900来说,不过是一种情绪、一种印象、一种稍纵即逝的感觉。他从不拿音乐当真,哪怕跟爵士乐鼻祖杰尼斗琴,他也只是被迫参与其中。
他并不把这些当回事。
虚名大利,于他如浮云。
他无比纯粹,必须得到世界给他提供的最为纯粹的解答。
可惜,这个世界太过芜杂、阴暗、肤浅,根本提供不了。
于是,他就容许自己活在幽闭之中,也死在幽闭之中。
这正是他心灵的牢狱。
不是那条船,而是一颗心。
这是一个人的悲怆宿命。
最终,他滑向宿命主义,甘愿被命运车轮呼啸着碾轧而过。
我带全家去看。在我是二刷。长女就发现了特别的细节,是很多影迷没有留意的:
1900在纽约准备走下舷梯时,拼命把帽子扔向纽约街道。他要赌一把——如果帽子落在街上,他就下船;如果没落在街上,他就返回船上,一辈子不再下船。
他使劲往街上扔。
可见他还是想下船的。
然而,突然刮了一阵小风,把帽子吹回来,帽子落回了水面。他的命运竟然被一阵风、一顶帽子在一瞬间决定了。
这不是心灵牢狱,又是什么?
这股悲怆意味扑面而来。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文集中谈到好电影时说: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明明白白:任何一种艺术,只要不是为“消费者”准备、以贩售为目的,都在同自我与周围的人解释,人为什么活着,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都在同人们解释,为什么他们会出现在这个星球上。有时甚至不解释,只是提出问题。
电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但没有给出很好的回答。最后,麦克斯垂头丧气地离开大船,真是令人伤感。
我禁不住问:“打开这心狱的通道有吗?”
1900啊,你看透了世界,为何看不透你的看透?
你凭什么认定死就是终极解脱?
你凭什么认为死可以在世界没有答案的时候,给你提供唯一的答案?
解答这些问题,得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中说:
艺术的目的是为人的死亡做准备,开垦并耕作人的灵魂,令其向善。
人们在接触到杰作时,会听到艺术家本人在创作中听到的召唤。作品一旦与观众建立起联系,就会令观众体验到一种崇高的心灵净化。在使作品与受众相统一的某种特别的生物场中,我们内心美好的一面会得以表露,我们渴望将其释放。那一刻,我们会认识并发现自己情感深处有着无限潜能。
导演没有做好这种准备,未能深入耕作人的灵魂,没有充分表达出生命的善意和浸透其中的意义感。
连生的机会都没了,你还怎么得到答案?
连死都不怕了,为什么还怕活着?
这使我想到了心理学上常说的“约拿情结”。
约拿是犹太人古老故事中的一位先知,他受命去给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人传讲审判的信息。他不愿去,起身逃跑。导致他逃跑的理由,不是他可能会失败,而是他知道自己会成功。
心理学上把这种害怕成功的心理称为“约拿情结”。
于是,约拿宁可躺在一艘开往远方的大船底舱睡大觉,也不愿离开船舱,上岸去承担这能使敌国获救的使命。
最后,因为狂风巨浪,他被水手抛下船舱。下了船的他反而走出“约拿情结”,历经痛苦磨难,三天后他走向陆地,获得新生。
从这个故事我们发现,召唤、使命、意义是多么重要,不只是它们需要我们去完成,我们更需要它们去生活。
正是在超出自我的担当和生活中,世界的丑恶消退,内心的黑暗撤离,光明涌进,美好盛开。
对纯真而又怯懦的1900,这难道还不够吗?
(本文摘自《寻找感动力——跟齐宏伟一起看电影》)
105353阅读
103615阅读
101833阅读
101698阅读
101606阅读
101561阅读
101526阅读
101312阅读
101068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