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7阅读
我有个朋友很爱面子,无论做什么事,都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每当做一件事之前,他总是要反复思量一番:“我如果这样做的话,别人会怎么看?”
他几次到教会听道,认为基督的教导是至理,却迟迟不愿受洗成为基督徒。他最大的顾虑就是,成为基督徒以后,不能烧香烧纸跪拜偶像,村里人会笑话他。
他的这种心态并非个别,很多人并不相信去世的祖先真的能收到自己烧的纸钱,但他们说:“不烧不行啊,不遵行这样的风俗,岂不会落个叛逆之名?”
更为严重者,清朝康熙之间,曾经因为是否能跪拜烧纸引起过著名的礼仪之争。
前两天听到基甸二哥聊天节目,提到1891年发生在日本基督徒学者内村鉴三身上的“大不敬事件”。
19世纪下半叶,军国主义在日本兴起。1891年1月9日,日本教育当局在第一高等学校(东京大学前身)举行《教育敕语》奉读仪式。敕语是天皇的最高指示,在日本已经被神格化。奉读之前,全体师生都要在它面前鞠躬敬拜。
内村鉴三刚刚来到这个学校担任教师,他坚持只敬拜独一上帝的信念,拒绝敬拜天皇的敕语。他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我是第三个必须上台行礼的,所以几乎没有思想斗争的时间......在列席的60名教授以及一千多学生的注视下,我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行敬礼。在那个可怕的瞬间,我不知道自己的行动会导致什么后果......首先是几名凶暴的学生向我投掷石头,后来连教授也加入。他们说我对国家元首非礼,玷污了学校的神圣,像我那样的恶棍、卖国贼如果继续呆在学校里,会把整个学校的风气带坏。
因为坚持一个基督徒的良心,内村鉴三被解除教职。但他并不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依然反对天皇崇拜,批评军国主义。他被同时代的日本人称为卖国贼,后来又被迫从报社辞职。
内村鉴三生前曾在箱根基督徒学校做了一场演讲。演讲稿《给后世的最高遗产》发表后,产生了很大影响,至今还是日本人常常拿来教育孩童的篇章。
在演讲中,内村提问: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白活一辈子,想给子孙、世界留下一点痕迹的话,那会是什么?他的答案是:万人皆可为后世留下的最高遗产是“勇敢而高尚的生涯”。
坚守基督教导,是内村鉴三活出“勇敢而高尚的生涯”的秘诀。今天,内村鉴三被视为日本近代重要思想家,他的肖像被印在邮票上作为纪念。
青年时代的内村鉴三
在《加拉太书》中,使徒保罗这样表明自己的心志: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1:10)
保罗这段话为基督徒为人处世提供了典范。我们无论做什么,首先在意的是上帝的眼光,而不是别人的眼光。基督徒行为的准则来自基督,而不是其他观念。
在使徒时代,奉行割礼的犹太人自以为圣洁,不和外邦人坐在一起吃饭。有些人宣称外邦人要成为基督徒,必须和犹太人一样,先要受割礼。
这样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基督教导,但鉴于这些犹太人的势力,就连使徒彼得也不得不妥协。
彼得来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教会,和外邦的基督徒在一起吃饭。但当奉行割礼的犹太人来到这里,他赶紧与外邦人分开了。保罗看到这种情形,当着众人的面谴责彼得,指出他的错误。
彼得虚心接受保罗的批评,因为他认为保罗的批评不是他自己的看法,而是来自至高者。他后来在给教会的信中说: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盼望这些事,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沾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彼后3:14-15)
一个人若是以他人的眼光来考量自己,他一生活出来的,只能是碌碌无为的生命;一个人若坚持仰望至高之处的上帝,以上帝的话语来引导自己的行为,一定能够活出非凡的生命。
105357阅读
103616阅读
101835阅读
101699阅读
101607阅读
101563阅读
101528阅读
101313阅读
101069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