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7阅读
主编按:还记得2017年初识兰迪之时,他的现场分享让我深深为之感动和震撼!当我和一众朋友提出为他拍摄短片的计划时,因为时间紧张,我们说等他下次回中国再拍摄。兰迪却笑着回复我们说:“要是我这次回美国去,死了怎么办?” 死亡对于兰迪来说,并不陌生和恐惧。他18岁因工头误操作遭受高压电击,从厂房屋顶坠落,浑身被烈焰吞噬,冒着烟被抬进急救室,双臂被截肢,历经数十次手术,一大批人涌入医院为他祷告,最终死里逃生。从那一刻起,兰迪说他的生命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拯救他的上帝而活! 两个月前他还主动关心我的近况。没曾想9月11日,兰迪就因病离世,享年73岁。这一生的路他跑尽了,歇了劳苦,安息主怀。
1.兰迪博士的生平
兰迪·加拉威,
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
18岁高中时,
遭遇13,500伏高压电击,
死里逃生。
因为工厂工头的疏忽,
导致正在岗位上工作的兰迪
和另一同事遭遇13,500伏高压电击。
同事当场死亡,兰迪则被大面积烧伤。
并且被医生宣判“死刑”:
“这个孩子活不了了,
生存的希望极其渺茫。
百分之五十五的皮肤属于三级烧伤,
一些骨头甚至已经被烧焦了。
他的肋骨已经被烧得焦黑,
内脏器官可能已被烤熟...
现在,我们没什么办法能救他的命,
最多还有24 小时的时间。
你们准备和他告别吧。”
当时,
兰迪的父母以及所在教会的会友们,
曾坚持很多天不间断地为他祷告。
在历经38次手术、两次截肢
以及一年半的住院治疗后。
兰迪的身体逐渐康复,
但是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双手,
只能依靠假肢生活下去。
后来他不得不装备铁钩和义手作为辅助。
不过兰迪并没有放弃,
凭借着信仰和身边人的关爱,
逐渐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难题。
随后进入得克萨斯大学学习,
并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
通过不懈努力,
兰迪成为美国国家工程荣誉学会会员,
同时被列入美国大学生名人录。
还读取了硕士与博士学位。
虽然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折磨,
但他在生死边缘见证了上帝的大能,
并明白了活着的目的。
兰迪的一生成了
上帝亲手创作的“生死神话”。
从1978年到2000年,
兰迪博士在美国和加拿大
从事大学生咨询辅导工作,
成为一位激励人战胜个人生命难题的专家。
2000年,兰迪开始致力于国际救援、
悲伤辅导、教育促进等领域的工作。
在意外事故发生九年后,
兰迪邂逅玛丽·安·米利肯,结为伉俪。
他们现有两个成年子女和四个孙子女。
兰迪夫妇热爱全球旅行演讲,
尤其擅长激励、卓越、希望、自杀预防,
以及家庭与职场安全性等方面的励志主题。
2.兰迪和中国
兰迪对中国怀着很深的感情,
他在读大学时就梦想来中国,
2001年开始,兰迪就多次前往亚洲,
筹集自己援助亚洲地区的慈善项目,
后来更是有机会来到中国访问。
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激励培训
和心理治疗项目来祝福中国,
尽心尽力地投入到中国的公益事业中。
深入了解中国后,
兰迪和妻子心中激起了一个共同的愿望:
辞去现有工作,
全时间投入对中国人民的服事中。
20年来,兰迪夫妇的足迹
遍及中国10个省份及自治区的25个城市,
也走访了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印度、
南非各国、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的不同地方,
对各年龄层的人进行演讲,听众达数十万人次。
他受到多家媒体的采访,
在中国,兰迪被深爱他的孩子和老师们
亲切地称为“铁钩船长”。
2008年5月12日,
中国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
兰迪和他们的团队
迅速与当地的教育工作者们达成共识,
竭尽全力为痛失孩子的家长
提供及时的灾后心理辅导。
6个月后,他们的团队遇见了廖智。
于是,他们为廖智悉心安排了价值捐赠事宜,
包括捐助金钱和用最先进技术做成的新假肢。
兰迪和他的团队的举动,
不仅为廖智提供了重新成为舞蹈老师的可能性,
还让廖智看到了活下去的意义和盼望。
后来,廖智重新建立对生命的盼望,
并且再次步入婚姻殿堂,
兰迪博士和妻子玛丽·安还作为婚礼嘉宾到现场祝贺。
这么多年来,许多志愿团队早已解散,
但年逾古稀的兰迪带领着他的国际救援、
悲伤辅导、教育促进等灾后心理重建团队依然坚守,
以铁钩和义手帮助那些曾经破碎的心灵重寻美好。
3.兰迪的书
2014年,兰迪博士的自传
《死亡在敲门,生命在召唤》在美国出版,
他的自传由贝尔?米尔斯撰写
(美国历史学硕士,作家,
著有《有盼望的商人》等)。
2019年,中文版《铁钩博士的生死神话》
由北京青橄榄文化策划,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这本书是兰迪夫妇的自传,
是一个令人心如刀绞
而又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
兰迪背后那爱的力量,
一路引导他活出忍耐、和平、
善良、温柔的生命,
并把祝福和希望带给更多的人。
2019年上半年,不到50天内,
兰迪进行了超过50次演讲,
影响了上万人...
兰迪博士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
总结出了五个“总是”,
分享他的婚姻秘诀给我们:
总是要去爱(love),
总是要去原谅(forgive),
总是要去鼓励(encourage),
总是要去付出(serve),
总是要去沟通交流(communicate)。
105357阅读
103616阅读
101835阅读
101699阅读
101607阅读
101563阅读
101528阅读
101313阅读
101069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