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22阅读
这段不足一分钟的视频引发了大量网友的热议,褒贬皆有。有的认为这孩子是满满的正能量,有的则认为是从小就学会了表演作秀。我说,怎么看都是缺憾,一段小视频却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深层的大问题。
如果这个孩子是真情的流露,我们不免为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而感到担忧。孩子本该像一张白纸,尚未被酱缸污染,充满善良纯真。听到大灰狼吃掉一只小白兔,小蝌蚪找不到妈妈都会为它们难过半天的年纪,怎么会在听到刘胡兰将被屠杀时,还能笑得出来?这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的麻木,和当今中国人的冷酷。正像圣经中主耶稣讲过的一个比喻,(路7:31-32)主又说,这样,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的人呢?他们好像什么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彼此呼叫说,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啼哭。
在这个比喻中,主耶稣用这些麻木的小孩子比喻这个世代的麻木。这种普遍冷酷的现象,不仅仅是在视频中的那个班级里,更是存在于中国各个校园里,存在于中国社会的任何地方。日本大地震、核泄漏时,美国911世贸大楼受恐袭时,这么重大的灾难和痛苦,怜悯之心人皆有之,本该是与他们一起沉痛悼念死者、安慰生者的时候,许多国人表现出来的却是残忍的幸灾乐祸。每当新闻里出现城管被小贩捅死,开日韩系车的车主被砸伤的新闻时,网民又是一阵狂欢一阵喝彩。同样是记者采访灾难事故现场,在欧美的新闻里,我们看到的常是一张张悲伤哭泣惊恐的脸。在国内新闻里,我们看到的常常都是平静、嬉笑的脸。面对革命先烈英勇就义的感人事迹,只有一个孩子被感动到了,其他的孩子们竟能哄堂大笑出来,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人性普遍冷酷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几十年的特殊环境教育,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法则,几乎已经把每一位中国人都塑造成了习惯性“口是心非”的人,私底下说话时是一套,但是,只要一面对镜头或公开演讲时立刻就变成另一套了。环境逼着每个人必须这么做,如果不这么做就会被社会淘汰,就不是好孩子、好学生、好群众、好领导……。
毕姥爷酒桌上私底下说得那句话,与他台上一贯说的是不一致的,这句话的观点是对是错,可以辩论,可以纠正。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他说的这句话是他当时真实的意思表达。结果是他被淘汰了。同时这件事也再次的教育了其他人,今后应该怎么说话才能保住饭碗。这种教育只会出表面华丽,内心虚伪的人。
圣经教导人们,正确的说话应该正确的说。
(雅5:12)“你们说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免得你们落在审判之下”。
并且主耶稣就称赞过这样一个诚实的人——拿但业。(约1:46-47)
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耶稣看见拿但业来,就指着他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拿但业的好朋友腓力先接受了主耶稣,然后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拿但业,希望拿但业也能得到这个天大的福气。但是,拿但业听后却轻蔑地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我们看到拿但业对主的认识的内容是错的,态度上也是不客观的。但是,主耶稣看到拿但业之后,竟然还大大地称赞了他。因为神恨恶人的虚伪,认识上有错误不怕,虽然也不太好,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很快就可以补足,后来事实证明,拿但业对主的认识确实发生了转变。如果一个人是虚伪的,即使他说出来的话内容是正确的,这样的人也是危险且可怕的。
如果这段视频不是发生在小学语文课上,不是为了所谓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是发生在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课堂上,那就是非常正常不过的事了。像现在这样,一个人哭腔朗读,一群人哄堂大笑,我认为完全起不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而且这种现象在今天中国的教育里是比比皆是,如果当时老师安排的不是他,而是另一位同学的话,那么,所谓‘满满正能量’带着哭腔朗读的就会是另一位同学,而他可能就会转变为哄笑群体中的一员。最后,哭的最逼真者胜出。
89022阅读
61510阅读
57823阅读
55458阅读
50635阅读
50096阅读
48948阅读
46969阅读
46776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