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22阅读
一位老师叫他的学生列出世界七大奇迹,学生们便想到巴特农神殿、布达拉宫、金字塔、中国的长城,还有雅典的阿克波里斯等等。
这时老师注意到一个女孩写了很久,就叫她把写好的拿出来看看,女孩回答说:“我还没有写完。”
老师再一次强调说:“我只要你写出七个奇迹。”
女孩回答说:“世界上有太多奇妙的事了,我不知道应该选哪七个。”
老师说:“什么意思呢?说出来吧,或许我们可以帮你。”
女孩说:“我们有触摸的能力、视觉、感觉、听觉、味觉、可以说话、微笑、哭泣和爱。”
每个人都沉默了。
因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不是物件、石碑或神殿,而是无形的情感和爱。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属灵的事远比我们所能想像的更伟大、更奇妙。而耶稣和使徒保罗强调,属灵世界中最重要的就是爱。
保罗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什么是恩慈呢?恩慈并不仅是一种心态,也不是一种态度,而是行为。
恩慈的希腊语chrēsteuomai,“温和的”,“仁慈的”,“考虑周到且适度的”。
这个词描绘了那被上帝的灵所激励的高尚品质,就是那试图努力以言语或行为显示对他人的遭遇和困难表示理解同情并赏识的人。
这个词的思想是,无论人生如何,或尖酸刻薄、或痛苦悲哀,爱总是温和而亲切。
一个真正爱别人的人是以友善对待的,并渴望以良善、温柔和谦恭对待他,因为他不愿伤害他的感情,但是却努力促进他的幸福(见彼前3:8)。
我曾听过一个人讲过关于“恩慈”的讲道。
他将英文kind(恩慈)拆开来讲解,第一个字母K,是Knowledge,就是知识的意思;第二个字母I,是Investment,为投资的意思;第三个字母N,Need fulfillment,意思是需要得到满足;最后一个字母是D,Decision to act,意思为决意行动。
知识
这里的知识不是指学问,而是明白他人的知识。我们首先要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要去明白别人的需要是什么。所以,做到恩慈的第一步便是知识——了解别人的需要。
投资
“投资”按字面意思为“将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动”,从金融角度来讲,它的意思是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从属灵方面来讲,是通过我们把投入时间、金钱、精力、爱心和信任等来争取灵魂归向上帝的机会。
投资金钱是最容易的,或许最困难的是时间,当你看见有需要帮助的人,你要花时间去做。你可能已计划好了每一天,行程安排都紧凑有序,做完这件事,接着那件事,以至你的时间显得非常宝贵。
忽然间要你停下来,你有数算过一天的价值吗?你有数算过时间的价值吗?你愿意将这极为宝贵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吗?
还有,当我们在想帮助别人的时候,耐心与恒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愿意开头,但很少人能够好人做到底的,常常是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性。
因此在投资的时候,除了金钱和时间,也要投入我们的爱心和耐心。
在“银子的比喻”的文章,其中就讲到我们要适当运用我们的言语、感化力、光阴、体力和金钱等来帮助别人,引人归向主,这也就是投资。
当我们如此去做的时候,不仅使他人得益处,我们自己的灵性也会得到提升。
满足需要
第三个字N是need fulfillment,意思是需要得着满足。我们要找出别人的需要,并加以满足。当然并不是要我们满足一些无理的需要,而是要用属灵的光眼去辨别对方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怎样帮助才是对他灵性最有造就,这需要圣灵给我们智慧的洞察力。
决意行动
当我们知道了别人的需要,也愿意投资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时,就不要只是在头脑空想,更要决意行动。
很多时候,我们有许多善意的想法,比如想去安慰鼓励某位软弱的弟兄或姊妹,(或者去找曾经与自己有些过节的人道歉以解开心结,以示和好,)但由于没有及时去做,就被其他事情耽搁,过后就遗忘了。
当圣灵感动我们的时候,要马上行动,若是犹豫迟疑,撒但就会趁机夺去这使人归向主的机会。
保罗说爱是恩慈,也就是知识、投入、满足需要和决意行动,是以知识开始,并要贯彻实行。这不仅是一种有怜悯关怀他人心态,或是对人温和有礼的态度,而是将爱与关心付诸实际的行动。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发现每个人的需要都会不一样。若我们想拥有恩慈,便要拿开我们的眼罩,看看身边之人的需要,留意那些有需要帮助的人,以关心和爱心与他们接触。
希腊文中表达恩慈的单词是“Christos”,这个单词很眼熟吧,它跟拉丁文的拼法完全一样Christos,而与基督的拼法christ仅有两个字母的差别(注:英文是根据拉丁文演变而来),但发音却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当希腊人告诉别人自己是信基督的时候,其他人会听见什么呢?恩慈的人,因为这两个词的发音完全一样。也许人们并不知道基督徒是什么样的人,甚至不知道基督教,也不清楚基督的希伯来意义,但他们只听见这句话,就是恩慈的人,他们是恩慈的人。
爱是恩慈
耶稣是爱
耶稣向我们讲了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或许你很熟悉,从小到大不知听过多少遍,也有人将这个故事编成诗歌,世代传颂。这个故事向我们充分地表达了恩慈的含义。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很实际地替那些以承受永生为信耶稣为根本动机之人作了提问。
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耶稣同样以提问的方式来回答他的问题。
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永生的答案已在那人自己的回答中了。
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很多时候我们也像这律法师一样找借口来规避自己的责任。爱不单单是口头上的表达,也更表现在实际行动上。
耶稣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谁是他的邻舍,而是借着一个故事希望他能领会。
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
我们都知道祭司和利未人是在圣殿中供职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职责是侍奉上帝,当他们看到有人被劫被打被丢在路边时,或许他们曾有一丝的恻隐之心,但终被他们自己所谓的职责驳倒而从这人身边绕过。这在律法师看来,他们的行为与他所学的律法规条并无抵触。但这时另一幅景象摆在他面前时,就要显明他们的不是了。
有个撒玛利亚人路过那里,看见那受伤的人就动了慈心。他没有问那陌生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
他很明白,如果当时二人的处境颠倒过来受伤的是他自己,而行路的是那个犹太人,那么,那犹太人必会吐唾沫在他脸上,然后会轻蔑地走开。
但他并不因此而踌躇,也不考虑自己留在那里会有被劫的危险。他只看见在他面前的,是个受苦需要救助的人,此外他就无暇顾及了。他脱下自己的外衣,替他盖上;拿自己路上准备用的油和酒,来医治受伤的人使他清醒。
他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一步一步地跟着慢慢行走,免得他因颠簸而增加痛苦。他把他带到客店里,无微不至地照应他一夜。次日早晨,撒玛利亚人看那人有了起色,才放心赶自己的路。
但在未走之前,他把那人托给店主照应,付了账,又拿一些钱存在店里,供他使用。可是连这样他还怕不周到,于是再为那伤者作了准备,对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撒玛利亚人看到那被劫被打的人就动了慈心,也许很多人看到这幅场景也会生出怜悯之心,但由于过多考虑自己会不会因此惹上麻烦,或是种族之间存在的偏见,而故意忽略心中的那份仁慈之念。
撒玛利亚人非但没有考虑自己,而是更加细心周到地帮助那可怜人,从他动了慈心开始,然后帮伤者包扎伤口,一路小心地带到客店,再到临走时为那被劫的人留下所需的银钱,这无不显示了他的恩慈。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于是,耶稣定睛看律法师,好像看透了他的内心似的,说:“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这时,律法师还不愿从他口中说出撒玛利亚人这个名字;他只回答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基督已经说明,我们的邻舍不只是与我们在同一个教会,有同一个信仰的人。邻舍是不论种族、肤色或阶级。凡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凡被仇敌蹂躏打伤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每一个属于上帝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
透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耶稣的爱和祂向我们人类所表达的恩慈。
人已经受了撒但的欺骗、伤害、抢劫、败坏,被丢在路旁,任其死亡,但救主对我们可怜的景况动了慈心。
祂放弃祂的荣耀来拯救我们;祂看见我们将要死亡,就自愿为我们的生命负责;祂医治了我们的创伤,用祂的义袍遮盖我们,为我们开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亲自付出代价为我们安排一切;祂舍去生命救赎我们。
现今世界上有太多的基督徒,但真正心中充满上帝之爱的基督徒却少之又少。人们也经常讲要爱神、爱人,但太过笼统和概念化,以至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爱以及怎样去爱。
人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怎样让生活过得更好,怎样赚更多钱,怎样得到人的称赞好评,怎样在地位上更升一层,以至忽略真爱的实质,就是向他们表现恩慈。
做好人不容易,要做好的基督徒是更不容易的。上帝也没说进天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向我们说明了一路会有的苦难、试炼和挑战。
如果一个自称遵守了上帝的律法,却在表现这爱上失败,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他所说的爱神、爱人也是虚假的。因为我们向弟兄表现的精神,说明了我们对待上帝的心意。那使我们爱邻舍的唯一原动力,是有上帝的爱在我们心中。
爱是恩慈
爱是恩慈,它是由认知开始。我们要将注意自己的目光转移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即使是恨我们的人,也当以恩慈待之。恩慈是投资时间、金钱和精力。它是在你发现别人的需要后,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不分种族,不分教派,不分地位。
原文标题:《爱是恩慈》
89022阅读
61510阅读
57823阅读
55458阅读
50635阅读
50096阅读
48948阅读
46969阅读
46776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