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84阅读
《境界》独立出品【人物】
文 | 赵杰 翻译支持: 周怡
2014年《寻找安拉,找到耶稣》成《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今日基督教》将库尔来什评为低于33岁33名最具潜力宗教领袖之一。他面对的除家庭压力,有人在他车上贴便条恐吓,网络上无数死亡威胁。“如今一有这种事,我会让人们知道,在被阻止之前我要不断向前。”
随着今年3月份《回应吉哈德》(AnsweringJihad)一书出版,纳比尔·库尔来什(Nabeel Qureshi)这个名字越来越频繁地见诸西方一些媒体的醒目位置。
媒体关心这位33岁的牛津大学在读博士生,不是缘于他有什么商业建树,亦非因为他在政治领域独树一帜,而是因为他的信仰。许多人想知道,自幼出生并成长于虔诚穆斯林家庭的库尔来什,后来怎么会转而成为基督徒,更重要的是,他为何在相关争议性神学命题上,比一些自称基督徒的神学教授更坚守原则。以至于著名基督教护教学家拉维·撒迦利亚(Ravi Zacharias)如此评价他:“我已经太少看见这样饱含热情而又纯粹的才子了。”
“9·11”事件触发的信仰转变地震
库尔来什于1983年出生于美国,自幼在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长大。库尔来什的母亲是一位穆斯林教士的女儿,从小就被告诫要把一生奉献给伊斯兰,因此她除了自己坚守穆斯林家庭的一切规条之外,还尽力教育自己的儿子要践行家族的信仰。
库尔来什五岁时,已经可以用阿拉伯语复诵古兰经,背诵最后七章。十五岁时他已经可以用英文和阿拉伯语背诵古兰经最后十五章。“每天用阿拉伯语背诵数不清的祈祷,从早上一睁眼感谢安拉赐给我们新一天到晚上念着安拉的名字进入梦乡。”青少年期间,他曾经一直跟着家人研读伊斯兰护教学。
中学期间,有一个小片段至今对他影响深刻。那是一次他在教室写西班牙语作业时,前排一个公开基督徒身份的女生贝琪(Betsy)扭过头来向他借铅笔,顺便问他:“纳比尔,我能问你一些事吗?”“什么事?”“你了解耶稣吗?”这个问题让两人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他认为对方简直是疯了。
上中学时,他就已学会了用质疑的方式挑战基督徒的信仰。他会问基督徒:“耶稣敬拜上帝,你们为什么敬拜耶稣?”或“耶稣说过神比他大,那他怎么会是神呢?”库尔来什说,如果他真要把基督徒们搞得晕头转向,就会让他们解释三位一体,“他们通常会说那很玄秘。我则暗暗嘲笑他们的无知,心想,哼,最最玄秘的是你们竟然会相信基督教这么可笑的事情。”
每次跟基督徒谈完之后,他都会对伊斯兰真理充满信心,“它给我纪律、目标、道德、家庭价值观和清楚的敬拜方向。伊斯兰教是我血管里面流淌的血液。伊斯兰教是我的身份。我深爱伊斯兰教。”
2001年,18岁那年,美国“9·11”事件爆发。刚刚就读大学的库尔来什望着电视里黑烟滚滚的双子座大厦,内心被深深震动。“当时我还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正面对着世界各地对伊斯兰暴力的各种讨伐声,”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这起事件促使他开始研究穆罕默德的生平,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开始真正去探寻穆斯林信仰的根源和历史。
几乎是同时期,库尔来什结识了一名基督徒大学同学大卫,他起初质疑圣经的真实性和否认耶稣的被钉,当然也质疑三位一体和基督的神性。大卫的反应和其他基督徒不一样,他没有停止向库尔来什做见证,也没有终止和他的友谊。恰恰相反,他跟库尔来什更亲密了,尽力回答他能回答的问题,考察他不能回答的问题。很快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一起上课,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准备考试。
他们随后围绕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历史主题,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辩论。这些辩论促使他一边研究穆罕默德,一边研究耶稣。最终,22岁那年,他正式决定放弃曾经的信仰,转而接受耶稣基督为生命真正的救主。他在自己出版的第一本书《寻找安拉,找到耶稣》中,详细记录了这些细节。
在研究基督教的起源三年后,库尔来什认为基督教是可信的——圣经是可信的,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并死后复活,被称为神都极有可能是真的。
随后大卫挑战他也像研究基督教那般严谨地研究伊斯兰教。库尔来什发现自己从伊玛目和父母处学习了穆罕穆德,但却没有从历史材料里着手过。当他最终研读了这些材料,他发现穆罕穆德不是他以为的人,“暴力和情欲浸透在他早期的自传中,而我曾把他看作历史上最敬畏的人。”
他被所学的震惊了,之后开始转向可兰经作为防线。但当他将目光转到那里,这个根基也很快分崩离析。穆斯林期待听神的话,是通过梦和异象,大学毕业后,库尔来什开始每天寻求神。“告诉我你是谁!如果你是安拉,启示我如何相信你。如果你是耶稣,告诉我!无论你是谁,无论付什么代价,我将跟随你。”
库尔来什说,在医学院的第一年学习后,神给了他一个异象和三个梦,其中第二个梦最令人震撼,“在梦里,我站在一个极为窄的门口,看见许多人参加婚宴。我非常渴望进去,但却不能。当我醒来时,我就在路加福音13:22-30看到关于窄门的经文。神告诉我所站之地。”
库尔来什在一次演讲中说到,他发现基督教的真理有三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因着罪,与慈爱的天父,我们的神隔绝。因着祂对我们的爱,祂为我们预备了一条道路,可以回到祂面前。如果我们跟随基督,我们就会有生命、爱、盼望、意义、喜乐与和平。
而伊斯兰信仰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做好事,加倍做好事,神就喜悦我们。而基督教却告诉我们,我们是落在罪恶过犯之中,无论做怎样的好事,罪已经使我们与上帝隔绝。祂的圣洁不容被罪沾染。当我抓住这个信息时,我才意识到罪在我身上的权势何等大,我无法靠自己来到这位神面前,我需要一条出路。
“对穆斯林而言,跟随福音意味死”
医学院第二年的第一天,成了库尔来什终身难忘的一日。在极度渴望安慰中,他决定逃学。回到公寓后,他把可兰经和圣经一起放在面前。他打开可兰经,但未得安慰。没有退路,他打开了新约圣经开始阅读,很快读到这节经文,“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这些字句如同电流击中他的肺腑,他无法放下圣经,热切地读起来。读到马太福音10:37,经文告诉我要爱神超过爱我的母亲和父亲。
“但是耶稣,”我说,“接受你就如同奔赴刑场,我必须放弃所有。”下一节经文又对他说话,“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库尔来什跪在床前,献出他的生命。祂想到耶稣,“耶稣是颠覆一切和救赎的主。祂以自己的死赎回有罪的人,祂以十字架上的死作为代赎的记号,借此将救恩赏赐给我们。祂救我脱离痛苦,使我在每个时刻依靠祂,将心献于祂。正是在我的痛苦中,我认识祂。在我的求问、梦境、和异象中祂临到我,在我的痛苦中呼召我,求告祂。在那里,我找到耶稣。跟随祂,我愿付上所有。”
信仰的转变首先在家族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母亲惟一的儿子如今成了基督徒,这是莫大的羞耻,不仅会使她的个人名声受损,而且对她的父亲、祖父也都会是一种耻辱,”库尔来什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起初家人都不相信这个消息,毕竟他曾经非常虔诚。当大家都确定了这一事实后,“我们的关系一度变得很糟糕”,直到他结婚,又生下一个女儿,这种紧张局面才开始缓和。
库尔来什在RZIM(Ravi Zacharias International Ministries)专栏文章中写道: “基督彻底改变了我的生命。身为曾经的穆斯林,我被教导要有道德,待人友善。但是,当你发现神自己亲自降卑成为人的奴仆,并且为他们死,你就意识到至高的爱是自我牺牲之爱,它超越了人间的所有爱情。”
RZIM对库尔来什的评价是他“非常聪明”。这个年轻人拥有东弗吉尼亚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同时拥有拜欧拉大学基督教护教学硕士学位和杜克大学宗教学硕士学位。目前在牛津大学主修犹太教和基督教,攻读新约研究学博士学位。
目前,他在亚特兰大和牛津之间来回奔波,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照顾自己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
基督徒和穆斯林敬拜的是同一位神吗?
2015年底,美国惠顿学院终身教授霍金斯在脸书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我站在声援穆斯林的宗教立场上,因为他们和我这名基督徒一样,属于圣经涵盖的子民。并且正如教皇弗朗西斯在上周声明的一样,我们敬拜的是同一位神。”此言遂引发轩然大波,进而被校方辞退。
惠顿决定给霍金斯博士“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自己这份公开声明背后的神学意义”,没料到的是,这份决定成了引发各界争议风暴的导火索。
随后,关于“同一位神”的问题被许多人拿来辩论。许多基督徒支持校方的做法,表示这名教授所宣称的与正统基督教不相容。然而,包括一些教授和学生在内的人士认为,该教授的言论要放置在更全面的背景里重新思考。
穆斯林和基督徒敬拜的到底是不是同一位神?基督教新教新教领袖米洛斯拉夫·沃尔夫(MiroslavVolf)和库尔来什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一场辩论。其中沃尔夫认为,惠顿学院更多地被反穆斯林情绪主导,有些偏执。他本人认为,一个人可以既相信不同宗教背景的人敬拜着同一位神,又坚守正统的基督教教义。
库尔来什则不然,他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穆斯林和基督徒对于神的概念完全不同,安拉和耶和华不可能是同一位。
同年12月27日,库尔来什在RZIM网站上撰写专栏文章《穆斯林和基督徒敬拜的是同一位神吗?》,再次对该问题深入剖析。其中,他坦言,身为曾经的穆斯林信徒,“我有许多穆斯林亲戚和朋友,我会固定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尽力去爱他们。我甚至请一些基督徒姊妹在特定场合戴上穆斯林头巾,基督徒的弟兄们最好在穆斯林斋月里和穆斯林邻居们一道禁食,但是这些是基于基督徒的爱,但绝不是委身于穆斯林。”
他在文中再次明确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但是“穆斯林和基督徒敬拜的不是同一位神,不过鉴于复杂的环境,我们最好不要妖魔化那些持不同观点的人。”
库尔来什首先以个人经历揭示了之所以引发“同一位神”这种错觉的原因。“在接受耶稣为主这些年以来,我发现,穆斯林在错误地认识神,也错误地理解这位神所做的一切。虽然,表面上看我们所信的的确是同一位,毕竟,我早年曾被教导去敬拜那位创造了亚当和夏娃的神,他从洪水中救出了挪亚,应许亚伯拉罕进入丰盛之地,帮助摩西逃出埃及,使童贞女玛利亚怀孕生子,亲手将耶稣差遣到世界上,帮助门徒们成胜,并且在如今依旧全然掌权。这不就是圣经中的神吗?”
他指出,古兰经强调律法和福音都是神所默示的,犹太人和基督徒都是圣经涵盖的子民,并声称:“我们的神和你们的神是一位,我们降服于他。”(29:46)“曾经有几年我认为就是这样,但是后来我再也不这么认为了。”库尔来什说,现在他相信这句话只有在一种语境里没有争议,那就是:穆斯林信徒和基督徒都尝试在敬拜一位创世主。除此之外,他们所敬拜的神并不一样。随着我的基督信仰越来越深入,就越来越意识到这种不同。
其理由在于:首先,最明显的一点是:基督徒相信耶稣是神,但是古兰经反对这一信条,它宣称耶稣的敬拜者要进地狱(5:72)。“怎么能说双方相信的是同一位神呢?单单有这个事实就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另外的不同在于,基督徒的神更多时候是一种私人一般的父子关系。就像耶稣说的,神是我们的父亲。然而,古兰经特别否定安拉是父亲(112:1-4)事实上,在5章18节,古兰经告诉穆斯林要斥责犹太人和基督徒称呼神为阿爸父的行为,因为人类只是神所造的事物而已。还有就是当基督徒宣告“三位一体”的时候,穆斯林却对此发出斥责(5:37)。
在被阻止之前,我要不断向前
2014年2月,《寻找安拉,找到耶稣:一名虔诚穆斯林归信基督》一书乍一出版,就迅速登顶《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同时获得2015年度“最佳新人作者”和“最佳非虚构作品”双料奖。2014年,《今日基督教》在“33under33”封面报道中,将库尔来什评为低于33岁的33名最具潜力的宗教领袖之一。
据RZIM网站资料,在2009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就“将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献给了宣教事业,他通过教导、布道、写作和辩论等方式到世界各地传福音”。
目前,纳比尔·库尔来什作为RZIM的全球讲员,已经在100多所大学做过演讲,其中包括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香港大学。并且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参加并主持了18场相关辩论。
他也是三本书的作者:《寻找安拉,找到耶稣:一名虔诚穆斯林归信基督》(桑德凡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回应圣战:前方有更好的道路》(桑德凡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独一的神——安拉还是耶稣》(桑德凡出版社,2016年8月待出版)。
库尔来什几乎每天都会在个人主页上贴出灵修经文,给数十万关注者阅读,并与一些粉丝互动,解答和探讨一些信仰问题。
他所面对的阻力也相当巨大。除了来自家庭的压力,他还接到过死亡威胁。“在成为基督徒的第一个月里,有人在我的车上贴了一张便签,恐吓我。还有网络上无数的死亡威胁。如今一碰到这种事,我就会让人们知道,在被阻止之前,我要不断向前。”
更重要的是,西方文化中的信仰传统正在日渐式微,越来越不能抵挡异教侵蚀,与之相适应的是西方人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变得简单粗暴。未信主时,库尔来什“不被允许在别人家过夜,不能参加校园舞会,哪怕是亲密朋友也不行。”
信主后,他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在贝琪告诉自己耶稣之前,其他的基督徒为什么从来没有问过这个问题?“他们肯定知道我信主就能上天堂,难道他们乐于任由我下地狱?还是他们根本没有真正相信自己的信仰?”他在《寻找安拉,找到耶稣》一书中这样写道。后来在一篇专栏文章中也指出,他见到过太多对信仰疑惑重重的基督徒,他们的信仰同样亟待坚固。
库尔库尔来什在一次演讲中对今日的基督徒们说:“今天有许多的穆斯林,他们不知道福音的信息,而他们需要知道。他们需要生命、盼望、意义和爱。不要因为他们的装束和我们不同、吃的食物与我们不同,就害怕与他们分享福音,不要保留这个生命的信息不给他们。他们一样需要。”
这样的思考和发问也是他如今不停歇地到处演讲、布道的原因,他坚信自己如今所信的是唯一真实的神。“伊斯兰和世界上任何其他一种世界观,都没有这种爱。许多宗教都告诉你友好待人,但是事实上,你只不过一直在与你那所谓的神在竞争比好。如果你的神是金钱,那么你的一生将会变得和金钱有关。而基督徒的神是永恒舍己之爱。”
他在专栏文章中说,除非一个人知道复活在神的手中,他才能活得真实,才能活出舍己为人的生命,“我们基督徒可以做到这点,只是因为福音真的要我们这样生活。”
(本文成文主要参考了Youtube库尔来什的见证视频,以及RZIM官网上的专栏文章系列和《ChristianityToday》等一些媒体报道)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101784阅读
101462阅读
101323阅读
101222阅读
101016阅读
101004阅读
100958阅读
100928阅读
100923阅读
10090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