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84阅读
2015年7月,音乐剧《奇异恩典》在纽约百老汇剧院中上演,这部戏不仅是作词作曲者克里斯托弗?史密斯(Christopher Smith)的信仰告白,更是根据著名圣诗〈奇异恩典〉作词者约翰?纽顿(John Newton,1725~1807)的生平改编而成。
〈奇异恩典〉创作的背后,是一个母亲为儿子所发出信心的祷告,而音乐剧《奇异恩典》,则是一位警察与这个祷告的相遇。
约翰.纽顿生长于十八世纪的英国,他的父亲是位船长,常年在外奔波,极少有时间陪伴儿子,即便在家时也不轻易流露父爱,因此父子两人感情生疏。不过,纽顿的母亲伊莉沙伯.纽顿(Elizabeth Newton)是位受过良好教育、敬虔爱主的清教徒,经常带着儿子学习圣经。
纽顿在母亲用心的栽培下表现惊人,四岁时就已经认识许多字,能够自己阅读书籍。当伊莉沙伯发现儿子天资聪颖,记忆力优越,能够很快地学习圣经上的知识且流利地背诵经文以后,就经常为儿子向上帝祷告,希望他将来能够为主使用、成为一位传道人。
尽管伊莉沙伯在纽顿七岁生日前几周就因为肺结核撒手人寰,但这位母亲的祷告却在多年后奇妙地蒙上帝垂听。
纽顿的父亲在妻子过世后旋即续弦,成立新家庭,并将纽顿送往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里,纽顿受到非常严厉苛刻的管教,过着痛苦的生活,一直到两年后父亲决定让他成为一个船员,把他接走,才结束了他短暂却难捱的寄宿生涯。纽顿曾五次与父亲一同远洋,成为一位老练的水手,除了学习到航海的技巧,还变得跟其他人一样满口粗话、经常咒诅上帝。
在纽顿父亲退休后,因为担心儿子的前途,特别为他在西班牙人的公司中找到一个职位,但纽顿拒绝父亲的安排,选择在街头混日子。在发现父亲偏爱同父异母的弟弟威廉之后,他心中对父亲的愤怒与日俱增,两人的关系也持续恶化。
然而,就如圣经〈箴言〉二十二章6节所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在这段放荡不羁的日子里,纽顿没有放弃阅读的习惯,并重新接触属灵书籍,像是英国长老教会牧师班杰明?班奈特(Benjamin Bennett,c. 1674~1726)所写的《基督教礼拜堂》(The Christian Oratory)就是他喜爱的书籍之一。
纽顿作为街头混混的日子没有过太久,就在1743年拜访朋友的途中被迫加入英国海军,原先被任命为海军准尉的他,由于试图逃跑,被降级为一般水手,并经常给船上的同胞们制造麻烦,使得舰长忍无可忍,最后在前往印度的航程上将他转送给前往西非的贩奴船飞马号(Pegasus)。
然而,纽顿在飞马号上不改旧习,仍与船员们冲突不断,最终船长把他留给西非的奴隶贩子阿摩斯?克劳(Amos Clow),起先纽顿很高兴能够离开贩奴船,重返陆地,但旋即发现这才是他悲惨奴隶生涯的开始。
克劳经常要出航从事奴隶贩卖,当他不在时,便把纽顿留给自己的非洲情妇佩雅公主(Princess Peye)。佩雅公主极尽所能地虐待纽顿,像是用铁链将他锁上、让他终日忍受日晒雨淋、挨饿直到他得跪下乞讨食物为止,使纽顿的日子苦不堪言。
当克劳终于返回西非,纽顿向克劳诉苦,以为克劳会同情自己、为自己伸张正义,没想到克劳反而相信佩雅公主抹黑纽顿的谎言,认定纽顿偷窃、行为不检,使他的日子更加难过。这些为奴的日子使纽顿感觉前途一片黑暗,尽管后来克劳将他交易到另外一位奴隶贩子手下做事,待遇稍微好转,但这段作为奴隶的日子使他对未来已经彻底绝望,也不再奢望有一天能回到英国故土。
尽管纽顿已经自我放逐,上帝却从来没有放弃他。他的父亲不断地透过友人四处寻找他的下落,终于辗转在1748年找到他,使他重获自由。在从非洲大陆返回英国的路上,纽顿反复阅读汤马士.肯皮斯(Thomas ?.Kempis,1380~1471)的《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开始回忆儿时母亲教导他有关信仰的点点滴滴。
在航程中他们遭遇船难,船舱进水,船几乎要沉,纽顿在此时开始向上帝祷告,据说,就在纽顿祷告之后,船上的货物恰巧落在进水的破口,减缓进水的速度。
无论如何,尽管路上波折不断,上帝仍将他平安地带回到英国,使他经历上帝奇妙的保守,这也成为他重新认识、追求上帝的开始。
成为基督徒以后,纽顿并未立即停止奴隶贩卖的生意,而是逐步地淡出,直到1755年被任命成为利物浦商港的税务官之后才完全脱离奴隶贩卖,开始利用闲暇时间自修神学方面的课程,不仅学习希腊文与希伯来文,还大量阅读属灵书籍,
最后,纽顿母亲伊丽莎白多年前向上帝的祷告终于蒙应允,纽顿在1764年被按立成为牧师,并为反蓄奴、反贩奴极力奔走,他为自己预备的墓志铭这样说:「约翰?纽顿牧师,从前是一个犯罪作恶、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隶之仆,但借着救主耶稣基督的丰盛怜悯,得蒙保守并赦免,指派宣传他过去想毁灭的福音。」
纽顿不仅成为英国废除奴隶制度的推手,他所创作的诗歌更鼓励了世世代代许多的基督徒,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为了1773年的新年讲道所创作、带有自传性质的〈奇异恩典〉,这首诗歌不仅历久弥新,也成为许多基督徒音乐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像是当代美国福音歌手汤姆林(Chris Tomlin)在2006年根据〈奇异恩典〉的歌词与旋律,加上新创的副歌以后,成为〈奇异恩典不再有捆绑〉(Amazing Grace My Chains Are Gone),2015年则有新剧《奇异恩典》在纽约百老汇上演。
音乐剧《奇异恩典》的作词作曲者史密斯并不是位职业音乐家,而是在美国东岸的一位警察,他对于现代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环绕着暴力与毒品的威胁感到忧心,在1997年第一次听到约翰?纽顿的生平之后,他深受感动,在经过祷告后暗下决心要以此创作一部音乐剧——尽管当时他对于如何创作音乐剧一无所知。
一开始他与妻子分享时,曾担心妻子会反对他放弃稳定的警察工作、投身学习创作音乐剧的决定,没想到,妻子不仅没有反对,还认为这是一项能够荣耀上帝的事工,透过实际行动与祷告给予他最大的支持,使他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开始为创作《奇异恩典》而努力。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开始自学吉他、和声结构等等音乐知识,摸索着构思剧本,同时与其他人分享这个梦想。
《奇异恩典》的题材对今日的百老汇舞台来说是一大挑战,比如,冒着可能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的危险,为了忠于史实,剧中仍然大量使用黑人演员(非裔美国演员)扮演受苦被俘的非洲奴隶,受到人口贩子的欺压与虐待;同时剧中浓厚的救赎信息(上帝拯救并改变了纽顿的生命)更与这个世代离弃上帝、恣意妄为的气氛对立。
成长于破碎家庭、现今做为三个孩子父亲的史密斯,音乐剧曾陪伴他度过年少孤单、痛苦的时光,他创作《奇异恩典》的初衷则是盼望与更多人分享这首圣诗在他生命中带来的启发,并希望透过音乐剧的方式来鼓励这个世代的青年,就像当年他自己得到鼓励一样。
无论是圣诗或是音乐剧,我们都可以看见上帝透过祷告来完成祂的工作。
藉着母亲敬虔的祷告,纽顿从一位街头混混、奴隶贩子、奴隶之仆、最后成为一位忠心爱主、为了反蓄奴、反贩奴而努力奔走的牧师;
藉着妻子与其他朋友的祷告,史密斯从一个音乐门外汉变成一位音乐剧作曲家。
人会过去,但上帝的工作总不停止,祷告,成了最大的属灵动力,也盼望感动世世代代、成千上万基督徒的〈奇异恩典〉,继续在二十一世纪发光发热,影响更多的人,成就上帝在这个世代的美意。
本文摘自《宇宙光杂志》No.505期
101784阅读
101462阅读
101323阅读
101222阅读
101016阅读
101004阅读
100958阅读
100928阅读
100923阅读
10090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