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84阅读
从来没想过自己需要谘商协助,她以为那是所谓「有病」的人才需要的。
她说因为参加了一个福音机构办的婚姻与个人成长课程,觉得上课内容句句点到心坎,她才知道,原来她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
她以为像从前爸妈常挂在口边的「老人家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她一直相信年纪会让智慧增长、处世成熟,让她和先生的关系更好。
上完课她才发现,虽然她每天在上班午休时到健身房游泳,她健康检查没有红字,但是随着婚姻关系不断消耗恶化,她的心理健康比身体更加衰弱,有时胸口闷、有时背脊疼。她才发现她的心理状态需要好好滋养,她很希望自己的人生下半场可以有幸福快乐的婚姻。
完美婆婆vs.凸槌媳妇
她今年50多岁,30多年的婚姻生活,她很不快乐。她以为基督徒不会有这种婚姻问题,也不晓得去哪里找人帮忙。离婚从来不是她的选项,她仍然在意这段关系。但是她渴望丈夫理解她、在乎她,而不是只为了不受其他人对离婚者的异样眼光。
她和先生在日本认识后结婚,婚后跟婆婆一起住。婆婆是聪慧能干的人,说话温婉又乐于助人,把家庭照顾的无微不至,街坊邻居无不称赞。婆婆是公公的小老婆,受日本教育。公公当年到日本做生意时遇见婆婆,一段婚外情意外生下了她的先生,也是婆婆唯一的儿子。
婆婆当年自己挺着大肚子未婚生子,在日本这个强调伦理与秩序的社会,难免被人指指点点。日本人表面上微笑打招呼,但是从他们的表情与声调,可以辨识出他们的拒绝多于善意。她后来才了解婆婆委婉的说话方式从何而来,她了解日本人对你的询问从不说「不」,但是你可以从对方说「好」的语气里,知道对方心里是想或不想、要或不要而顺应之。
婆婆这种语言的艺术,对于直来直往的她太困难,一直学不来、也学不会。
婆婆每次要她做什么,总是用委婉又模凌两可的问题,她没听懂也因此似乎总是选错选项,逆了婆婆的意。婆婆向先生抱怨她,先生没弄清楚状况,就跑到房间骂她没脑没智慧,连听个话也听不懂。她想说明解释,却让先生更生气,认为她不受教、不懂感激别人的好意「提醒」。
有时她为了不要争吵,干脆保持沉默;大部分的时候,她想要说明自己的立场好好解释,但是总是弄得夫妻俩冷战好几天,然后又总是她受不了而开始对话。
在家里却像是个外人
她说先生很孝顺,但有时她却像是个外人。先生很保护婆婆,什么事都由婆婆说了算。毕竟从小就是先生与婆婆相依为命,婆婆为了抚养他长大,受了很多苦,一个人带着孩子在日本,忍受街坊邻居异样的眼光。她认为婆婆今天的名声,是她见人有需要就伸出援手、提供超过对方需要的帮助、出门拜访必带着亲手做的食物当礼品,数十年的付出才得到今天众人的称赞。先生为他的妈妈感到骄傲,常在婆婆面前要自己的太太多学着点。
为了让婆婆知道他有「管教」太太,先生常在婆婆面前数落她的不是。她觉得很沮丧,想维持婚姻却已心灰意冷。在先生面前,她是无声的、甚至是愚蠢的,有时她都怀疑自己的人格与智商,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先生出外总会特别买礼物给婆婆,却总是没她的份,她看在眼里有时很不是滋味。她问为什么没有买礼物给她?他说他是在表达孝心,太太有什么好吃醋。似乎在先生心里,她的地位总是排最末,她的存在微不足道、甚至像是可有可无。
先生想说话的时候,必要求她立刻放下手边工作听他高谈阔论两三个小时,并且要赞同他,不能有异见,否则先生会生气;先生不想讲话的时候,她也必须看懂脸色安静不要打扰,否则会被先生破口大骂不识相、要她立刻走开不要吵。
原生家庭冷热不同如何对话
她来到谘商室,有条有理地说明她的困惑与烦恼,听得出来,她是一个冷静不情绪化的人。但是生命好似掉在泥沼里,起不来也下不去,似乎全无出路。她很无助地问我该怎么办呢?
我们分析了她与先生各自的家庭背景,她看见先生就像是婆婆的复制品,他的家庭背景让他从小焦虑不安、没安全感,他需要不断讨好别人以得到掌声,婆婆所得到的掌声让他满足又骄傲。先生希望得到肯定,当太太表达不同的意见时,对他来说就像是否定他,他最不想要的就是被否定。
而她的父母来自越南,务农家庭、经济不好,因此从小被教导读书最重要,和朋友维持礼貌的人际关系就好,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在家里父母和兄弟姊妹大家都是有话直说,不同意见也可以大声讨论,从来不用使用所谓「沟通的三明治」技巧,提出反对意见前还要先肯定他人一番。她不明白为什么先生听不下别人的意见,家人不就是要互相提醒、有话直说吗?
她很懊恼先生不愿意和她一起来谘商,先生认为他们俩婚姻没什么大问题。我鼓励她不要灰心,因为夫妻的关系与互动就像跳探戈,只要有一个人改变舞步,另一个人就没办法维持原来的步调与方向。
婚姻互动就像跳探戈
我们透过角色扮演,让她有机会思考什么样的对话最有效。如果同样的对话再来一次,她可以怎么说?有没有什么方式,是她跟先生都可以接受的模式?她想都没想过,原来对话可以练习,同样的意思还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我们也谈了界线问题,哪些是她应该表达立场的时候,该如何表达?对从来不曾在学校里学习这些知识的她,学习这些技巧就像上了年纪要学习第二外语一样不容易,有发现新知的欣喜,也有脑袋打结的懊恼。
她发现原来婚姻与人生的课题,基督徒并非信了主就明白,也要不断学习与调整。有些人较幸运,来自较完整或健康的家庭,或许从自己的长辈身上可以看到好榜样;有些人的原生家庭较破碎,就需要用不同方式学习弥补。就算来自看似健全的家庭,也可能带着看不见的伤痕或家庭特有文化,与另一个同样带着伤痕与特有文化的人碰撞时,摩擦就开始了。偏偏这一切伤痕与文化都是看不见的,于是许多人刺伤人时不自知,被刺伤时也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被刺伤的个体也容易再刺伤人,形成恶性循环。
在婚姻泥沼中找到出路
学习新方法起先有点困难,她还是会掉进泥沼里忘了自己。但是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她显得越来越有自信。虽然关系还是有起起伏伏,但是几次谘商过后,她已经能在会谈中大笑,诉说她如何在这些突发事件中,找到自己觉得舒服的应对方式。她先生起先很不适应也不太高兴,发现太太不再事事迁就,但是当太太能够温和却坚定的坚持,现在先生越来越能尊重她有不同的意见。
我知道她的生命不再像是在泥沼里打滚动弹不得,她开始找到了出路,是她没想过的方式。她渐渐能表达自己、看见自己的价值,也让先生看见她、重视她。他们的关系不再一高一低:先生永远正确、她则永远错误。她发现,原来相处可以不用这么疲惫,好的关系从来不是由压抑贬低自己换来的,轻松自在的自己才有健康的关系。
校对|丽美
101784阅读
101462阅读
101323阅读
101222阅读
101016阅读
101004阅读
100958阅读
100928阅读
100923阅读
10090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