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36阅读
5)5:4-5被良人从门孔里伸进来的手激励,起来给良人开门,是身心都起来了。
良人对女子的丝毫转变,都清楚掌握,因为正如他应许的,女子一直是在他的怀抱托住之中(2:6)。当他第三次来访问女子时,他知道女子已经心里明白过来,只是还缺少最后付诸行动的力量;她这时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教导,而是爱的激励,使她能不但心苏醒,身也起来。
因此良人这次来访时没有说很多话,甚至不需要再提出同行要求,只是从门孔里伸进手来。果然女子看到良人的手,就大受激励,起来给良人开门;良人却已经转身走了,因为良人敲门的目的,不是要进来,而是要女子起来跟着他去。从女子接下来的表现,也可以知道她起来开门,到处寻找良人的目的,确实就是寻找良人自己,为要跟随他去了。
这是女子从不愿同去转变到甘心同行的分水岭;在这之前女子的表现,就是只愿留在葡萄园里,不愿跟随良人同行,在这之后,虽然女子还有一个迫切寻找良人的过程,但按她实际的灵命光景,她已经被良人接纳,成了他同行的伴侣。
造成这分水岭的关键,就是良人从门孔里伸进来的手。所罗门在写雅歌时,恐怕无法领会为何良人的手对女子能有这样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对此应当都深有体会,多少弟兄姊妹就是因为看到主耶稣钉痕的手而被激励改变人生,甘愿跟随耶稣走撇下自己的道路。
6)5:8这时的思爱成病,所思所爱就是良人自己;这样的“病”正是生命成长的推力。
正由于女子开门时,良人已经转身离去,才把女子引出去,有接下来这段女子迫切寻找良人的心路历程,把我们各人的属灵经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5:6-6:3)。女子在寻找过程中,再次提到自己“思爱成病”;但和上一次她自称思爱成病,已经完全不同(2:5)。这两次不同的思爱成病表达,正体现女子生命的转变,从对“苹果葡萄干”的思念,转变为对良人的思念,从追求物质享受感情的爱,转变为甘愿跟随良人行走旷野路心灵合一的爱;过去一心向往的,是良人的恩宠赐予,如今向往的则是良人自己。
“神不守舍”原文意思是“心灵同往”,也就是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地寻找。上次她也有找过良人,但那次她寻找时,心灵还在沉睡中,并没有同往;所以即使找到了,也是拉住他,不容他走。这次则心灵同往,表明是从心灵里迫切要找到良人,与他同行了。当女子这样“心灵同往”地寻找良人时,也就等于她已经找到了良人;从良人接下来对女子的称许,可以知道良人已经把她当做是同行的伴侣(6:4)。
7)6:12不知不觉已经登车,开始与良人同行。
雅歌只有描绘女子寻找良人的迫切心情,并没有具体记述她是在哪里找到良人,怎样向良人表示愿意跟随同行的;因为找到良人的关键,不在“寻找”的方法地点,而在女子的心灵光景。当女子真心渴慕寻找良人,决心要跟随他同行时,也就是她找到良人的时候,不知不觉已经登上尊长的车,开始与良人同行。
这正是雅歌诗歌体裁含糊表达的优点,反映寻找良人不在方法技巧,找到良人不在时间地点,而是在自己生命成熟的程度;把我们无法用言语描绘的“与主同行”属灵经验,最真实而生动地活画了出来。
8)7:12即使是在葡萄园里,能献给良人的也只有爱情。
女子终于登车与良人同行,但这却并不是雅歌全书的结束;因为开始同行旷野路不等于行完旷野路,不但有同行的内容,而且在同行路上,女子仍然需要良人的指引教导,她的生命也继续在成长中。女子在旷野路上,首先就表现出她对爱情认识的彻底转变,即使在葡萄园里,她能献给良人的,也只有自己的爱情。
葡萄园在雅歌里,一直是烘托女子心态的重要背景。女子从一开始希望享受良人的果子,转变为希望良人入园享受果子;虽然反映女子的灵命是有了进步,但仍然表明她不愿离开这葡萄园,从那里出来。这时她已经开始与良人同行,背景仍然是葡萄园,但女子已经认识到,这些果品不是她能够献的,因为原来就是在良人名下的(7:13);(原文)她能够献给良人的,就只有自己的爱情,反映她灵命的成熟和丰盛。
9)8:5女子不但走上旷野路,而且她生命的老练和成熟,使同伴们几乎认不出她。
雅歌对女子走在旷野路上的情形,并没有具体的介绍,甚至开始同行也只是从“不知不觉登上尊长的车”这句话反映出来;一直到这里众同伴惊呼“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才明确指出女子确实已经成了良人同行旷野路的伴侣。而且从众同伴这样的话,可以知道她在旷野路上丰富的经历,已经使她的容貌显出成熟和老练的形象,连众同伴都几乎认不出来,惊问“是谁?”了。
10)8:14“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的呼吁,把女子生命带入更成熟平衡的境界。
虽然雅歌的主题是良人寻找同行的伴侣,但雅歌全书却并没有在女子接受良人呼召,成为他同行伴侣时就结束。全书的结尾是女子的祷辞“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把“与良人同行”的伴侣关系,带入儆醒盼望的常态中。
这种与良人既同在同行,又在儆醒盼望中迫切期待良人归来的似乎矛盾心态,却最形象地反映出今日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真实光景。这时女子和良人的关系,已经超脱了肉身同在的感觉,进入心灵合一的境界,但又不失时刻盼望的儆醒,反映她生命的成熟和健全。
这也是今日我们每个人和主关系的应有常态,既在“身内”有主的同在同行,又在“身外”儆醒等主再来。不信的人无法明白这种既同在又不同在的关系,但对我们信的人来说,这样的结尾太美丽、太真实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正是在这样的光景中。
但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与你。
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救恩出于耶和华。
丨拿 2:9丨
55536阅读
54391阅读
53527阅读
52131阅读
51878阅读
51431阅读
51379阅读
50959阅读
50617阅读
50594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