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99阅读
李罗拔将军悬崖勒马
不过,英谚有云:「要两个人才可以跳探戈舞。」(It takes two to dance a tango)基督教一直以来都强调了林肯总统的解放大业,但忽略了一件事实:没有南方将领李罗拔甘愿放下屠刀,南北战争的结果可能比起法国大革命更加恐怖。
李罗拔将军是为维珍妮亚人,毕业于西点军校,在南北战争之前已因战绩彪炳而声名大噪,提拔他的将军称赞他是军事天才,并且说如果美国发生战争,政府应该要为李罗拔购买五百万元人寿保险。当南方诸州为要保存奴隶制度而离开中央政府时,林肯总统马上联络李罗拔,答应起用他成为北军总司令。
当时维珍妮亚州站在南方分离主义者那边,新政府的首都正是在维珍妮亚州的里奇蒙市(Richmond)。虽然李罗拔也反对奴隶制度,但他说:身为维珍妮亚人,他不能带领军队攻打自己的家乡。在忠义难两全之下,李罗拔辞退了联邦政府的军职,成为南方叛军的总司令。
李罗拔将军不愧为军事天才,起初南军节节胜利,无奈,北方各州的人口和资源都胜过南方,经过几年血战之后,一八六五年四月北军占领了里奇蒙市,李罗拔带领大军往南面撤退。历史学家云力(Jay Winik)曾经开办了一系列讲座,题目为:「一八六五年四月:拯救了美国的那一个月」(April 1865:The month that saved America),那么,是甚么人在那时候拯救了美国呢?云力把当时事件的焦点,聚集在李罗拔身上。
在撤退之际,南方军队依然士气高昂,依旧忠诚地拥戴李罗拔将军。两位李罗拔的副将先后向他建议:将大军迁入丛林、深山,继续打游击战。
在此之前,游击战在欧洲已是十分普遍的战略,而且成效显著,美国南方各州幅员辽阔,面积是法国、西班牙、义大利、瑞士、德国、波兰的总和,以乡村包围城市,是绝对可行的。云力指出:若果李罗拔点头的话,当时美国将会变成二十世纪末期的越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黎巴嫩贝鲁特、伊拉克,整个国家将会陷入祸劫无穷的深渊。
但是,李罗拔不希望再加深维珍妮亚和全国的苦难,于是他力排众议,毅然地选择投降。那些不惜全国化为颓垣败瓦、誓要战至最后一人的圣战者,也许可以从李罗拔将军身上得到启迪。
前巴解组织领袖阿拉法放弃恐怖主义之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北越总理黎德寿在越战正酣时签署和约,亦因此获得和平奖。不少论者嘲笑这些双手染满血腥的所谓和平奖得主。
但是,我不会将李罗拔和阿拉法、基辛格、黎德寿等量齐观。当李罗拔选择投降时,并没有红地毯、和平奖等着他,他并不知道林肯总统已经决定不惩罚任何南方人,按照当时的战争惯例,他有可能被判死刑。当时《芝加哥论坛报》的社论主张要处死李罗拔,副总统约翰生(Andrew Johnson)甚至说要绞死李罗拔二十次。
在前路茫茫、生死未卜之下,李罗拔亲自会见联邦军队总司令格兰(U. S. Grant),格兰开出十分优厚的投降条件:只要南军停止抵抗,他们可以继续拥有轻型武器、马匹,而且联邦政府会为他们提供粮食。
格兰秉承林肯总统的政策,尊重南方人,希望可以令两兄弟重新拥抱在一起。谈判完毕之后,格兰脱下军帽向李罗拔敬礼,李罗拔亦礼貌地回礼。之后,李将军并无受军事法庭制裁,而只是被剥夺公民权,他甚至担任一所大学的校长,得享天年而终。
前面提过,基督教会向来只是强调林肯总统的信仰,怎样帮助美国走过了这场艰巨的历史考验,但其实李罗拔将军亦是一位诚恳的基督徒,约翰生(William J. Johnson)翻阅了李将军的信函,从而写成《基督徒李罗拔》一书,约翰生指出:大量证据显示,李罗拔和上帝维持密切关系,让上帝在其生活中临在,他经常寻求神的带领,祈求从他得到力量。
林肯总统和李罗拔将军的信仰来自同一源头,无奈兄弟阋墙,导致生灵涂炭。正如林肯总统所说:上帝不可能同时赞成和反对同一件事情,两者之间必有一个不符合上帝的心意。在危急存亡之秋,李罗拔将军最后选择了站在上帝的那边,为此之故,也许林肯总统和李罗拔将军可以同为基督的见证人吧!
61699阅读
49552阅读
34414阅读
33963阅读
33529阅读
32442阅读
31851阅读
30199阅读
29209阅读
28428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